武岡有個“怪老頭”
在湖南武岡,廖名國是個頗具爭議的怪人。在同事眼中,他是個和藹可親的長者,在病人眼中,他是個醫(yī)者仁心的大夫,在領導眼中,他是個工作負責的員工。在孩子眼中,他是個比父母還親的好爺爺。但在妻子眼中,他不是個合格的好丈夫!晚年不能陪伴妻子,卻把愛心獻給一群孩子。

八十高齡的他,盡管身體硬朗,但歲月的風霜仍然在他的身上留下衰老的痕跡。他的三個兒子都早已成家立業(yè)且個個有出息,按理說他此生功成名就,功德圓滿。但他不顧家人反對,仍在云山醫(yī)院坐診。他本可以在家和妻子一起安度晚年,可他卻為了一群素不相識的孩子而辛勤奔波。有人說他癡,有人說他傻。就連采訪過兩次的我都讀不懂他。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也不會相信。但孩子們在他家免費吃飯告訴我,這一切都是真的??吹剿o孩子們洗好的衣服,看到他給孩子們熬好的藥水,看到柜子里擺著的常用藥品,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我不再質疑他。本該要別人來伺候自己,卻不厭其煩,樂此不疲地伺候一群孩子。帶著這個問題,我再次來到武岡二中廖老師的家中,近距離體驗他為學生所做的一切,想從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從中讀懂他。
中午11點半,廖老師從醫(yī)院買了四個盒飯,再到校門口的店鋪買了六袋包子和饅頭,在隔壁店買了幾個飯,炒了幾個菜打包后住家走。

時近12點,有學生陸續(xù)來到廖老師家吃中餐,今天到廖老家的人很多,我數了下共有17人。廖老事先準備的不夠,又臨時從冰箱里拿出三袋水餃煮著給學生吃。我問他們是因為家庭困難等原因來這里吃飯嗎?他們說也不是,主要是因為廖老師對我們很和藹,我們來這是像找到家的感覺。我問他們:學校和班主任知道你們的事嗎,學生回答,班主任找他們談過,但他們早已把廖老師當成自己的爺爺。

吃過中餐,學生們又陸續(xù)回到教室上課,廖老師忙著收拾碗筷還要去上班,他告訴我:他的一個學生在醫(yī)院等他,我又和他一起來到云山醫(yī)院。
廖老告訴我,這個是他的學生,現在市醫(yī)保局上班。接著講他在求學期間廖老像父親一樣關心學生,學生感冒免費給學生治,冬天天冷,總是燒著大火給學生烤,有時學校沒開餐,廖老給學生做飯吃??傊卫蠋熛窀赣H一樣對待他的學生。至此我終于找到了答案,廖老是用普世價值觀去感恩這個時代,去感恩這個社會!他愛他的學生,他視病人為親人,他看到別人有困難,總要伸出援手。去年新冠疫情期間,餐飲業(yè)停業(yè),他看到門衛(wèi)沒飯吃,就從醫(yī)院打來盒飯,連續(xù)一個多月,直到飯店開業(yè)。

近些年來,他資助完成學業(yè)的學子幾十人,其中荊竹鎮(zhèn)一個叫黃啟友的學生,廖老就資助了一萬多元。有些學生因家庭等原因想放棄學業(yè)經他鼓勵考上學校的也有很多。每到春節(jié),學生給他來拜年的學生不計其數。一個電話,一句問候,足以使廖老感到很滿足。


當我問及廖老為什么要這樣做時,廖老笑著說,我已經習慣這樣做了,如果要我停下來,我會感到不自在。多么樸實的語言,這使我想到雷鋒,雷鋒做為我們這代人的偶像,他代表的是一種時代精神,代表我們這代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改革開放,人們的價值觀曾一度扭曲,貪圖享樂,唯利是圖使一些人迷失前進的方向??闪卫舷褚槐K明燈,指明了人們前行的方向。他又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丑陋。他更像一塊豐碑,用他的人性和博愛書寫的道德豐碑。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傻子",他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和大力宣揚的。愿我們這個社會多一些像廖老這樣的“傻子"。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劉愛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