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招和人格
——民間“陽教”談藪之一
(散文)黃三叢
前不久,我和車田的孫師傅結(jié)為金蘭,兩家人像至親一樣相互走動,情深意篤。
這得從我老伴染上一種叫皰疹的奇怪病毒說起。這種病毒的表征一般從胸腹起,長出一顆顆紅腫的疹子,逐漸呈帶狀蔓延感染至腰背,所以又叫帶狀皰疹,俗稱包袱帶或纏腰帶之類。如果治療不及時,一旦“包袱”被系上或者“腰帶”相操,就是到了病毒攻心的境地,會有生命危險。即使還沒到危險地步,患者也整天痛苦不堪,時而像被一束束繡花針錐刺得坐立不安;時而如火鏟燙著,麻辣火燒;時而如九龍拱勝,騰挪奔躥,攪得人心神不寧。這頑疾不服醫(yī)治,無論中醫(yī)西醫(yī)草藥,對付它都有點望而興嘆。老伴病癥初起時,到中醫(yī)院就診,每天打點滴,吃中藥,后來又服用人民醫(yī)院開的“特效”中成藥,半個月下來,不僅沒有好轉(zhuǎn),反而有所加劇。后來又改用膏藥貼,霧劑噴,草藥涂敷熏洗,每試用一個單方,效果都不佳,充其量臨時緩解一下癥狀,用藥次數(shù)多了,又無濟于事。
正當全家人焦頭爛額,深感惶恐的時候,有個好心人介紹說,車田的孫師傅治這種病毒有絕招,他就在對河村子里作木工,何不請來試試。我們覺得那么多的醫(yī)院治過了,他一個木匠又有多少能耐呢?不過,抱著“有病亂投醫(yī)”的無奈,還是去請來了。
孫師傅60來歲,須發(fā)斑白,身板卻還硬朗,精神矍鑠,更兼樂觀隨和,讓人一見就有一種可以托付的誠信感。他是中午時分來的,一進屋,喝過茶,就說“架場”,就是開始的意思。我和老伴都一時腦筋沒轉(zhuǎn)過彎來,按照人情風俗,至少得先動糧后動兵,于是抱歉地說,飯菜還沒熟,請等一等。孫師傅嘿嘿一笑,還吃什么飯咯,一陣功夫就完事,那邊做工的徒弟還等著去畫墨哩。我們更加費解,請你來治如此頑癥,怎么會是一蹴而就的功夫呢?何況根據(jù)鄉(xiāng)下習俗,凡是請三教九流進門,或?qū)に幮蟹街尾⊥矗蜓b神弄鬼驅(qū)邪祟,除了禮金、酬勞之外,還需要準備香燭紙鈔,牲禽供果敬奉神明,而這些我們還沒有買好。我面有難色,正要檢討自己的疏忽,孫師傅馬上說,其他什么準備也不要,只要找?guī)赘鶡舨荩靡恢恍”K子盛點香油(菜油)就成。
老伴仿佛明白了什么,連忙問:是不是爆燈火?孫師傅詭譎地一笑,是啊,怕不怕痛?爆燈火就是用燈草沾上香油,點燃后往傷痛處一炙,“叭”的一聲在皮膚上爆響。據(jù)說效果很好,只是很痛,而且爆過的地方會被灼傷,痊愈后疤痕很難消失。老伴面有難色,那意思是除了痛,還有擔心患處在胸腹間的難為情。不過,大概是想到長痛不如短痛,還是牙根一咬,決絕地說:不怕,爆吧。孫師傅開心地哈哈大笑,風趣地說,放心放心,要是痛,要是爆爛你的皮膚,我負責任。
我將信將疑,找來燈草和香油,仔細觀察著孫師傅運作的全過程。他并不要老伴脫衣服觀察患處,只是詢問了大體部位后,就叫她迎面站在墻壁下,口中念誦了幾句話語,就用隨身帶來的墨簽,沿著她的身子從頭到腳畫了個隱隱約約的輪廓,然后讓她離開。接著將沾著香油的燈草點燃,從老伴身影輪廓上的胸腹部位開始爆,每爆響一句,又沾油點燃,一一爆去,直到背部。隨著燈草的火焰爆得噼叭有聲,墻上留下一溜星星點點的灼痕,跟老伴身上的患處范圍、形狀相似。
整個過程不足五分鐘。孫師傅操作完畢,一邊洗手,一邊吩咐老伴去藥店買點PP粉,兌水洗洗患處,其他不用服用、涂敷任何藥物。并寬慰她,不出三五天,皰疹就會結(jié)痂。說完,就要過對河做工。我們說什么也要留他吃了飯才走。他強調(diào)功夫當緊,堅持要走。我趕緊進房封了個50元的紅包,要他如論如何收下。他說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如論如何不收。我和老伴只好千恩萬謝把他送到橋頭。
說來叫人難以置信,老伴的癥狀立竿見影得到緩解,疼痛逐漸消失,心神安定,愁苦的臉上綻放出舒暢的笑容,有一種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的輕松愜意,五天后果然好利落了。
我和老伴決計去孫師傅家謝恩。出于兩點考慮,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前一向為了治病,花費不少于一千元,卻徒勞無功。而孫師傅能妙手回春,酬謝是理所當然的。同時根據(jù)鄉(xiāng)俗,旁門左道之流為患難者施法行術成功之后,主東必須前去謝恩,以求發(fā)心,否則,師傅一旦怪罪下來,將會前功盡棄。
我們怕孫師傅白天忙,特意選擇一個月明之夜登門造訪。他知道我們的來意后,竟然大為光火,把我們擱在桌子上的那條裝著一條精白沙和兩瓶邵陽大曲的包裹撈起,朝我胸前一推,搶過我掏出的100元紅包塞進我上衣兜,氣惱地說,黃老師,你們要是這樣羅里巴索、婆婆媽媽的,趕快給我回去,我孫木匠不歡迎。我們急忙分辯,說出我們的初衷,請求他看在兄弟般的情誼份上,給我們一點面子,領受我們這點菲薄的情意。
孫師傅消下氣來,重新讓我們坐下,卷著旱煙喇叭筒抽著,心平氣和地開導著我們說,人在世界上行走,只看到人是最親近的,沒見過錢如何有情義;仁義值千金,錢財如糞土,是至理名言。我給你黃老師夫人幫了點小忙,我就要收你的錢財,豈不是見錢眼開的小人了?而我不收你的東西,你們永遠記著我孫木匠,把我當老兄看待,豈不是比什么都珍貴?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孫師傅還奉行如此傳統(tǒng)而經(jīng)典的情感價值觀,我仿佛從地里掘出一塊閃光的金子,驚喜不已,激動地緊緊握著他的手,連說好兄長,好師傅,你要是不嫌棄,從此我們就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了。他欣然應允,連忙吩咐家里人把酒和菜端上來,說要和我痛飲三杯。
飲酒間,孫師傅向我介紹,他們這一派木匠行當兼行一些秘方、絕招,叫做“陽教”,區(qū)別于師公道士巫婆之流的“陰教”, 不裝神弄鬼迷信,不胡說八道騙人,而是光明正大地獻手藝,實打?qū)嵉貛腿伺艖n解難,消災彌禍。因此并不為圖利賺錢,而是為廣結(jié)人和,在四鄉(xiāng)八鄰贏得口碑。用現(xiàn)在的時髦話說,就是為了樹立良好的行業(yè)形象。為了美德代代相傳,也為了生存,祖師爺立下訓誡,只許憑木工手藝掙錢,不準利用秘方、絕招騙取錢財,損毀行業(yè)聲譽。
我為孫師傅們的偉大人格感動著,為結(jié)識這樣一位兄長欣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