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特別報道
文/《瀟湘文化》特派記者 馮婭娟
(一)申請專列泡湯
時間在滴嗒滴嗒地流逝,轉瞬,又將是新年。
成立不久的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書記謝鋼與副書記羅建云在商量:“我們這樣一個駐外團工委,該如何為買票難、乘車難的老鄉(xiāng)提供幫助呢?”冒出心頭的第一個想法確實讓人大吃一驚,他們要以駐外團工委名義向國家鐵道部申請火車專列,如果成功,至少可以讓一千邵陽老鄉(xiāng)免受排隊購票、熬夜訂票、艱難取票、逃荒似回家的痛苦。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以謝鋼、羅建云為核心力量的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還真說干就干,分別向共青團邵陽市委、共青團湖南省委寫信,期望他們與共青團中央溝通,以團中央的力量向國家鐵道部爭取“東莞至邵陽”的火車專列。
在發(fā)出郵件的那一刻,謝鋼與羅建云好像不諳事的孩子,高興得跳起來。他們設想,如果成功,那將是何等的榮譽與驕傲。可時間一天天過去,團市委沒有回信,團省委沒有回信,團中央更沒有回信。他們按耐不住了,直接打電話,在無限的等待后,最終得到的答復是:“操作難度大,今年未能申請成功。”
聽此消息,謝鋼與羅建云猶如遭遇晴天霹靂,像茄子一樣蔫了。他們反復問:“申請專列,咋會這么難呢?”
(二)尋找第二方案
專列泡湯了,可做為駐外團工委的主要負責人,謝鋼與羅建云總覺得該為大家做點實事,為那些工作、生活、忙碌在一線的老鄉(xiāng)提供回家的便利。
羅建云的企業(yè)身份是東莞瀟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社會職務才是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兼秘書長,同時也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兼民進東莞企業(yè)家聯(lián)誼會秘書長。他的公司有三臺車,以往,每次回老家時,即使開一輛車,車上總坐不滿人,至少空一個位置,有時兩到三個位置。他在設想,如果把這些有車一族的老鄉(xiāng)組織起來,發(fā)動他們盡自己可能把身邊的老鄉(xiāng)免費載回去,不也是為春運減壓,為社會做貢獻嗎?
羅建云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與謝鋼商量,沒想到在東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橫瀝大隊供職的普通民警謝鋼以職業(yè)的敏感當即確定:“絕對是好方案,我們可以通過網絡號召大家。”羅建云是做文化傳媒的,即刻想出一個具有爆炸性的名稱——“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
(三)上千臺車報名
謝鋼的工作極其繁忙,有關“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的具體工作落到羅建云身上,而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名義上有十幾號人分任書記、副書記、委員,但因全是兼職的,各自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年關來臨之際,他們哪有時間、精力顧及團工委的工作。所以,羅建云默默忍受獨自奮戰(zhàn)的痛苦,通過網絡、博客、微博、QQ群發(fā)布“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的信息,而《南方都市報》通過網絡得知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在開展此類公益活動后,即刻安排記者跟進,并在《東莞新聞》刊登相關信息。
原本默默無聞的手機一時熱鬧起來,不管是羅建云的還是謝鋼的,包括常務副書記??》宓囊伯惓狒[,幾乎不到三分鐘就有一個電話打進來。打來電話的不單有邵陽老鄉(xiāng),也有沿線的其他縣市朋友,他們反復問得最多的一句是:“是真的嗎?要不要交錢???”當他們得知不要交任何費用甚至有可能免路橋費時,擁有一千多萬外來工的東莞熱鬧了,相互傳遞“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的溫馨。加上《東莞日報》、《東莞時報》、《羊城晚報》、《邵陽晚報》、東莞電視臺、廣東衛(wèi)視也參與報道,甚至連中央電視臺也計劃前來拍攝,使這個看似普通的活動變得不普通。
最初計劃征集一百臺車,結果不到半個月就有1200多臺車報名?;㈤T、黃江、樟木頭等地的老鄉(xiāng)紛紛來電,他們相繼表示,別說一千臺,就是弄一萬臺也不是問題。
(四)你們都是騙子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而隨著“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活動的深入開展,網絡上對活動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有老鄉(xiāng)甚至在天涯、邵陽論壇發(fā)帖,質問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是不是被個別人利用了,他們如果不圖出名,不為謀利,這年代,會有活雷鋒嗎?而為此建立的“百車回邵陽”QQ群也變得異常躁動,很多人也加入聲討之中。
起始,所有人不知道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是兼職的,以為他們拿著政府的工資干著謀名圖利的活,自然得拍磚??纱藭r,謝鋼、羅建云與其他團工委人員商量,有必要亮明自己的身份,讓他們知道不單沒有一分錢報酬,相反,還得自己掏錢支付宣傳費用、交通費用、通訊費用時,網絡上的質疑聲終于平靜了。很多人在QQ群中留言:“真想不到,這年代還真有做好事不圖名的。”而天涯的原創(chuàng)作者也發(fā)出致歉信,使事件沒再愈演愈烈,邵陽論壇也轉化成和諧的聲音。
羅建云說:“我真的不責備大家,因為他們不知道真相,自然會質疑。但我們憑良心做事,縱使天塌下來,也問心無愧。”
(五)“我開兩輛車來”
“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活動的初衷是讓車主免費搭載一些老鄉(xiāng)回去過年,可在報名時,絕大多數(shù)的車主已經安排了自己身邊的老鄉(xiāng),空位極其有限,而此時,通過電話報名的無車一族已經達到數(shù)百人。
“怎么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興奮的羅建云與謝鋼又變得彷徨起來。如果不安排,他們自然會更加質疑活動只是幌子;如果安排,不可能讓車主放棄身邊的人不載而轉去搭載陌生人,如果那樣,好事做起來也變得沒有意義。
無計可施時,副書記譚天在QQ中說,可否考慮讓他們直接與車主聯(lián)絡,這樣,就可以省去團工委安排的麻煩,他們也會更加理解團工委的工作。說得也是,解鈴還須系鈴人。就讓他們直接溝通唄。
于是,“百車回邵陽”QQ群又熱鬧起來,先前的等待變成主動出擊。雖然無法一一實現(xiàn)大家的愿望,但還是有很多無車的老鄉(xiāng)找到免費便車。而一老鄉(xiāng)得知團工委還有十幾位買不到票的婦女、兒童無法安排時,他向通過QQ群承諾,自己開兩臺車來,免費搭載8至10位老鄉(xiāng)回去。
(六)春運更有人情味
時間總是那么匆匆。轉眼,2012年1月18日到了。天還未亮,車主即依照團工委的要求陸續(xù)來到橫瀝文化廣場,在志愿者的引導下,按照組別依次排開。一輛,兩輛,三輛……額大的文化廣場轉瞬變成車的海洋。
羅建云告訴大家:“這里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會在高速上匯合。而黃江、虎門、樟木頭等地比較集中的車輛,團工委通過走訪、電話等多種方式,將他們分流了。要不,1200多輛車同時出發(fā),排成一排,可以從東莞排到清遠。雖然壯觀,可安全成了大問題。”
除共青團邵陽市委派出副書記彭洪兵一行迎接老鄉(xiāng)回家歡渡春節(jié)外,共青團東莞市委亦派出副書記何學文前來歡送,橫瀝交警大隊更是警車開道,引領“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車隊順利進入高速入口。
看著一輛輛滿載邵陽老鄉(xiāng)的免費便車駛出橫瀝文化廣場,前來歡送的、留莞過年的邵陽老鄉(xiāng)異常興奮。他們連連說:“真的想不到,如此高難度的活動會成功。”
前來采訪的東莞電視臺記者蔡先艷說:“別看這次活動,其實意義很深遠。因為有你們的號召及鼓舞,才使其他很多內地城市開來了免費大巴接老鄉(xiāng)回家,讓春運變得更有人情味。”
(七)安全到家,向組織報告
東莞到邵陽,衛(wèi)星地圖顯示是750公里,因為春運的緣故,原本短暫的距離變得遙遠。沿途不是車禍就是故障,不是路滑就是封道,原本走藍山公路的計劃不得不因為前方冰雪嚴重而改走衡邵高速。可一路不時有“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標識的車輛出現(xiàn),彼此鼓勵,相互微笑,讓寂寞的行程變得溫暖而有趣。
直到次日凌晨一點,按照約定,需要在魏源廣場集合的邵陽市區(qū)、邵陽縣、新邵縣等地車輛才緩緩趕到。共青團邵陽市委書記楊韶輝、其他邵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一一與大家握手,詢問一路的艱辛,參與活動的老鄉(xiāng)倍感溫暖。當最后一名車主向謝鋼報告“我們安全到家了,向組織報告,謝謝你們”時,魏源酒店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楊韶輝說:“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屬于難度大、風險高的公益活動,看似幾乎不可能成功的活動經共青團邵陽市委駐東莞工作委員會的努力,終于劃上圓滿的句號,我代表邵陽市委、市政府及邵陽團市委感謝大家,因為你們的精彩付出,創(chuàng)造了駐外團工委的奇跡。”
活動主要負責人謝鋼、羅建云也激動得熱淚盈眶,一個勁的在電話中歡呼:“我們成功了??!”
(八)兩千人享受免費便車
“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活動超過1200輛車報名,經最后確認,所以報名車輛超過九成返回邵陽歡度春節(jié)。抽樣調查顯示,90%以上的車輛將空位免費讓給有需要的老鄉(xiāng)(優(yōu)先滿足自己身邊的老鄉(xiāng),其次才是搭載陌生老鄉(xiāng)),讓他們隨車一起開開心心回家過春節(jié)。保守估計,超過2000人因為“百車回邵陽,我們過大年”活動的感染,免費享受便車回家,相當為政府開了兩趟火車專列回邵陽。
羅建云表示:“活動很苦,活動很累,有時甚至怕電話響起,但有那么多老鄉(xiāng)支持,感覺特別高興。明年,我們還會組織類似的活動。”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羅建云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