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容綻放的高楊梅在自家店里

▲肖文城(右一)在扶貧車間學習面點制作
夫妻雖殘疾,但不屈服命運
拄著拐杖,我們奔向幸福
“政府給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我就要把這份工作做好,為用工企業(yè)和需要就業(yè)的居民牽好線搭好橋?!苯?,在文坪鎮(zhèn)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善星小區(qū)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一位年輕的姑娘對著電腦一絲不茍地整理著易地扶貧搬遷點貧困勞動力、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需求等情況的數(shù)據(jù)資料。而在她的一側角落,放著一根拐杖。
她叫高楊梅,是一位自幼身患小兒麻痹癥的肢體二級殘疾人。2013年,她從福建廈門遠嫁到文坪當?shù)亍?月20日,多年沒有工作的她,被武岡市就業(yè)服務中心聘為易地扶貧搬遷點就業(yè)服務站公益性崗位,專門負責安置點住戶就業(yè)等有關信息的收集和報送。獲得這份公益性崗位的工作,讓高楊梅心存感激。她也努力地做好著自己的工作,在小區(qū)內,每天都可以看到高楊梅忙碌的身影,她定期對本轄區(qū)內居民的就失業(yè)情況做詳細的登記,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如指掌”。
在與管委會辦公室相隔不到五十米的扶貧車間,一名叫肖文城的男子,正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學習面點制作。7月中下旬,為期15天的武岡市2020年首期扶貧車間培訓班在安置點進行,肖文城與300多名安置點和附近村民報名參加了培訓。當詢問他參加培訓的初衷時,肖文城揚起手中自己剛剛做成的面點,有點小驕傲,“技多不壓身嘛,如今社會多一門技能多一條路?!?/p>
肖文城就是高楊梅的老公,他是文坪鎮(zhèn)三林村人,也是一位患有小兒麻痹癥的二級殘疾人。雖然家庭貧困且患病,但他自小骨子里就有一種不服輸?shù)木瘛?6歲時,他跟著一位維修電器的師傅學徒,學了4年電器維修后,就在村里開起了家電維修店。靠著過硬的本事,很快贏得了附近村民的信任。
2012年,肖文城和高楊梅通過網(wǎng)絡相識了。相同的遭遇,讓二人互生愛慕之心。2013年,二人結婚了?;楹蟮男の某抢^續(xù)在村里從事著家電維修,但由于村子偏僻,維修業(yè)務不大,加之女兒的出生,生活負擔陡然加重,全家僅夠勉強維持生活。而他所在的三林村,是礦山采空區(qū)域,家里的住房破損嚴重,成了危房。
幸運的是,好消息很快傳來。文坪鎮(zhèn)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結合該鎮(zhèn)獨立工礦區(qū)避險安置點共同規(guī)劃配套建設項目開始啟動,而他們一家符合遷入條件。2018年,兩口子帶著女兒,從村里搬進了文坪鎮(zhèn)的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小區(qū),一家人居住在一套2居室約75平方米的房間。
“真沒想到,我們能住到這么好的房子。在這里,我們開啟了全新的幸福生活!”寬敞明亮的樓房,讓剛剛遷入新家的高楊梅,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
喬遷新居,更讓小兩口對未來的生活滿懷憧憬。為了方便搬遷戶生活,引導他們自主就業(yè),安置點開設了電子、鞋面加工等3個扶貧車間。還采取低租金等方式,將小區(qū)的門面租給搬遷戶,幫助他們自己創(chuàng)業(yè)。
考慮到自己有家電維修技術的特長,小兩口決定開一個電器專賣店。2019年6月,小兩口用上自己多年的積累,在家人的支持下,在安置小區(qū)以每平方米每年5元的租金,租下了三間共120多平方米的門面,一間做倉庫,兩間做店面,開起了海爾電器專賣店。門店雖小,但電視、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大小家用電器齊全。如今,依靠自己的誠信和辛勤,他們的客戶越來越多,生意也一天一天紅火起來。
工作之余,高楊梅也幫著丈夫一起打理店子,甚至親自裝貨送貨,“我相信,我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的。”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武岡論壇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