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奪刀少年遭高校搶錄 清華稱未設一本線門檻
摘要:面對歹徒挺身而出的“奪刀少年”引發(fā)了多所高校青睞。截至9日傍晚,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與柳艷兵、易政勇所在的宜春三中或他們的家長聯系,表示將按招考政策招錄兩名同學。教育部表示,待柳艷兵和另一位受傷考生易政勇康復后將為其組織單獨考試,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已有清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南昌大學等多所高校向兩位少年伸出橄欖枝。
奪刀救人高三學生獲單獨高考機會 獲好青年稱號
面對歹徒挺身而出的“奪刀少年”引發(fā)了多所高校青睞。截至9日傍晚,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多所高校與柳艷兵、易政勇所在的宜春三中或他們的家長聯系,表示將按招考政策招錄兩名同學。
宜春三中校長余斌華證實,清華大學招辦已經與學校聯系,表示如果柳艷兵有意向報考清華,在參加高考補考后達到一本錄取分數線,并且參加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合格后,清華大學將錄取他。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涵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清華大學對于道德楷模少年歷年來都給予了很大關注,在汶川地震等災害期間也錄取過一些見義勇為的少年。
奪刀少年遭十余所高校搶錄 可本碩連讀學費全免
9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與宜春市教育局以及這兩名同學的家長取得聯系,表示了希望錄取柳艷兵和易政勇同學為3+2國際本碩連讀班新生,并由學院承擔他們在國內外5年的全部學費。學院招生辦主任謝偉說:“柳艷兵和易政勇同學身上體現了中國少年的優(yōu)秀品質,我們希望把他們介紹給全世界。”
此前,南昌大學曾率先向柳艷兵伸出橄欖枝。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南昌大學招生就業(yè)處副處長王曉輝一行專程前往宜春市人民醫(yī)院看望柳艷兵。在向宜春三中和宜春市教育部門了解了柳艷兵的詳細情況后,王曉輝表示,在不違反相關政策的情況下,愿意幫助他早日實現大學夢。
柳艷兵和易政勇的家鄉(xiāng)宜春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宜春學院也表示愿意幫助。“關愛見義勇為的年輕人,就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宜春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易安說,他們已經和宜春三中多次聯系,了解柳艷兵和易政勇的情況。
澳門科技大學已正式與江西省教育考試院聯系,表示愿意錄取柳艷兵和易政勇。
“非常感謝社會各界和各高校對我兒子的關心。”柳艷兵的父親柳日生說,柳艷兵康復得很好,已經可以吃些稀飯和水果了,“希望兒子康復后,能考出好成績,不辜負社會各界的關愛”。
“爭搶‘奪刀少年’,體現了大學立德樹人的責任和擔當。”江西省教育考試院普招處處長沈華錦說,這有利于弘揚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但他們最終走進大學,還需符合教育考試招生部門的招考政策,經過必要的程序。目前,江西省教育考試院正在制訂方案,在柳艷兵和易政勇身體康復允許考試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單考單招。新華網南昌6月9日電(記者沈洋 李江濤)
高校應明確告知自主招生考查的指標、每個指標的權重,把招收“奪刀少年”的理由說清楚。這也是增加招生透明度,完善自主招生,提升自主招生公信力的契機。
江西宜春“奪刀少年”的見義勇為行為,引來各方點贊。目前教育部表示,待柳艷兵和另一位受傷考生易政勇康復后將為其組織單獨考試,與此同時,據媒體報道,已有清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南昌大學等多所高校向兩位少年伸出橄欖枝。
從目前消息看,只有清華大學對“單獨考試分數達一本即可自主招生錄取”這一“傳聞”進行了否認,稱從未給出“達到一本錄取分數線”的門檻,也并非媒體報道的“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形式進行錄取。這也給“傳聞”留下想象空間,是不是門檻比一本錄取分數線還要低?
在筆者看來,清華大學其實不必含糊其詞,而應明確告訴社會本校自主招生考查學生的指標、每個指標的權重,把如何招收“奪刀少年”的理由說得清清楚楚。那么,這無疑是增加招生透明度,完善自主招生,提升自主招生公信力的契機。
對于怎樣為“奪刀少年”圓夢,網友的意見并不一致,有贊成直接免試破格錄取;也有擔心破壞招生公平,甚至引來負面效應,比如可能鼓勵一些未成年學生不顧危險去見義勇為。
在免試破格錄取和組織單獨考試這兩種補救方式上,筆者更贊成后一種方式。高校錄取,畢竟還要依照教育標準和學術標準,同時,也要尊重這兩名學生的意愿。讓他們參加單獨組織的考試,再以這一成績作為接下來錄取的依據,是一個既能弘揚正氣,同時也保障高校招生公平的做法。
這一做法的正面價值是,教育部門為兩名學生單獨組織一次考試,體現對見義勇為的高度關注;考生參加單獨考試,而不是直接免試錄取,消除免試錄取可能帶來的“負面激勵”—高校的錄取,是有基本的教育門檻和學術門檻的。對兩名同學來說,如果參加單獨考試,以不錯的考試成績,再獲得適當優(yōu)惠錄取的情況進入大學,也能獲得更多尊重和理解,避免一些可能的冷嘲熱諷。
也有一些網友,認為就是單獨考試達到一本線被清華自主招生,也是不公平的,這就涉及公平觀念了。目前高考錄取實行分數公平,但這是極為脆弱的公平。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對學生的評價是多元的,分數只是學校評價學生的一方面指標,在美國名校錄取學生中,統(tǒng)一測試成績只占到25%左右的權重,各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和學生的情況,有不同的個性化評價。像“奪刀少年”,高校提出基本的分數要求,除此再考查他中學學業(yè)表現和見義勇為的英雄行動,完全可以自主錄取。
當然,對我國高校自主招生一直存在質疑,主要是因招生標準不清晰且不公開所致。高校有必要借這次招收“奪刀少年”完善自主招生標準,并向社會公開,解決的不僅是這一起見義勇為帶來的高考錄取問題,而是一種制度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