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西廂約炮之后拋棄了雙文又禍害了兩個美才女
前文談了國級公務(wù)員元稹西廂約炮表妹雙文成功,竟然把一個青澀少女破處后,卻來了個始亂終棄?,F(xiàn)在再說說他又憑借權(quán)力和文才誘惑了兩個唐代才女。一個是薛濤,一個是劉采春。
薛濤生于官宦之家,但其父為人耿直、清廉,做了很多年的省官依然是兩袖清風,沒有積蓄,而且還常常舉報那些貪官,因此得罪了權(quán)貴被貶去四川。薛濤才滿十四歲時,她的父親不幸染病身亡貶地,就地掩埋,只有魂歸故里。她和母親的生活也一下子跌到底谷,生活沒有了著落。
迫于生計,16年時薛濤憑天資貌美又通音律,工詩詞,能言善辯而加入了樂籍,成為營妓中的一員。薛濤做營妓時曾與好多詩詞大家結(jié)識,諸如: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等。
薛濤一生作詩500多首,可惜流傳下來的也只有90多首。后來,薛濤和唐代大詩人元稹相戀,她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給了元稹,一心一意跟隨元稹,拋卻塵中所有俗事??上г∵@個渣男并未付出真心。當元稹又獵到更艷更美的佳麗劉采春后,忘卻了山盟海誓,不再臨幸薛濤。薛濤久等元稹不到后心灰意懶,出家遁入空門。
劉采春也是一代名妓,按常理,劉采春擁有粉絲無數(shù),她的人生想必是萬分精彩。民間關(guān)于她的傳聞有很多,有的說,劉采春后來被元稹收為妾,因不滿元稹的風流放縱跳河而死。
也有的說,劉采春是被元稹強迫奸污了,含辱懸梁自盡的;但也很多人說,劉采春是被丈夫周季崇逼死的。零零總總,說法頗多。總之,劉采春就像是在人間蒸發(fā)了一樣,后期的狀況不得而知。
但這顯然是一樁三角戀,究竟是誰逼死了劉采春?在性開放的唐朝,劉采春有必要自殺嗎?一代名妓究竟為何而死?
無論名望多大,終會沉淀成一粒沙。而劉采春卻在歷史的長河中,泛起了一朵奇葩。她的傳世詩作,至今讀起來仍朗朗上口,讓我們感覺到了,唐朝時的江南女子萬千風情。
如此看來,江南小調(diào)在民歌中獨樹一幟,確實有可追溯的歷史淵源。我認為,只有走進劉采春的內(nèi)心世界,以女性的眼光來解讀劉采春,才能體驗到在情感漩渦中掙扎的劉采春。正史并非無懈可擊,野史也并非漏洞百出,情感世界還需用愛來解讀!
劉采春是越州人,現(xiàn)今的浙江紹興市人。從小家境貧寒,她勵志發(fā)奮讀書,在詩詞歌賦上取得了一定的造詣。后進入演藝班子,憑著甜美委婉的歌聲,逐漸從后臺走上前臺。不久就名聲大振,只要劉采春的《曲》響起,“閨婦、行人莫不漣泣”。
據(jù)史載,“劉采春擅長參軍戲,參軍戲是唐代盛行的一種滑稽戲,有點類似于今日的相聲,最開始由兩人搭檔,一人揶揄戲耍另一人,如一個逗哏,一個捧哏。后來演變成多人合演,也有了女演員的參與。劉采春三人組成一個家庭戲班,四處走穴?!?/span>
演藝班有了劉采春這樣的頭牌加入,想不火都不行。也正因為劉采春的火爆,被越州刺史元稹注意上了,她的人生從此被改變!周季崇作為劉采春的丈夫,也是在演藝班里唱歌,小兩口雙出雙歸的配合很挺默。
劉采春平靜如水的生活,被元稹的一首詩激起了千層浪。元稹初見劉采春就被吸引住了,不僅是長得美,歌也唱得美,甜蜜的歌聲沁人心脾。元稹被震動了,也瘋狂了起來,很快就忘了之前的相好薛濤,開始與劉采春交往了起來。
情到深處吟出來的詩句也有新意,“新妝巧樣畫雙蛾,謾里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睆倪@首詩,我們能看出元稹對劉采春的一往情深。
劉采春又恨又喜,這第一句顯然說她有點妖氣,怎能把自己看成是妖艷的女子呢?再想想元稹也是言由心衷,喜歡至深才會沒有顧忌。她略有沉思,當即指著墻上吳道子的一幅畫《農(nóng)家新婚合歡圖》,“締得三生石上緣,雙雙并立翠溪前。談情月下無窮夜,合墜花間不計年。束發(fā)樵郎松作笠,垂發(fā)村女葛披肩?!?/span>
好一個劉采春,將農(nóng)家新婚兩岸齊眉的心態(tài),愛的宣言,描繪得淋淋盡致!劉采春留下的曲子一百二十多首,其詩作收入《全唐詩》6首。單從眾多的曲子被廣為傳唱,可見劉采春在當時的唐朝確實是很火。這樣的一個名人有點緋聞,當然也會迅速傳播開來,很快她和元稹的感情糾葛被傳得沸沸揚揚。
女人有了外遇,做丈夫的都會吃醋,周季崇當然心急如焚。在這種狀況下,劉采春是怎么選擇的,她究竟是怎么死的?遺憾的是并無史料可考,歷代文史學家也沒還給劉采春一個公道,似乎劉采春的人生到此戛然而止。因此有了很多傳言,說劉采春的死法眾多。
那么,是周季崇殺了她嗎?周季崇從事演藝行業(yè)多年了,大大小小的官員見過不少,可就是沒見過能打動劉采春的。劉采春喜歡上元稹,無非是喜歡元稹的才識,可自己偏偏是個大老粗。
前幾年,周季崇跟著演藝班子天南海北的奔走著,劉采春一人規(guī)規(guī)矩矩在家。從劉采春的詩句當中,就能看到劉采春盼著丈夫回家的急切心情?!安幌睬鼗此?,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jīng)歲又經(jīng)年?!薄?/span>
丈夫不回來,埋怨春江水又有何用呢,劉采春若沒有親身感受,又怎能盡述這相思之苦?她和周季崇的感情確實很好,可自從見到元稹,就很快喜歡上了他。感情終究要有個了斷,劉采春會回頭嗎?
人的心理變化,在某一瞬間就會改變命運。劉采春不愛錢財,不羨富貴,“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中望,錯認幾人船。”劉采春的心理變化,在這里一目了然。
商人婦是錢的奴隸,她寧愿過著平凡的生活,也不愿去做花瓶。天天去江邊望丈夫回沒回來,時常失望竟然認錯了船,江南女子在岸邊守望丈夫的情景一覽無余。難怪,喜歡她的歌聲不論年齡段,哪個女子沒有這個心態(tài)啊,劉采春唱出了封建制度下的中國婦女最強音!
為情所困終不悔,最憶昨日睛好時,無須怨楊柳,只須看明朝 艷陽晴好時,自古多情總被無情困,何須悔昨日,只愿明月依舊,親情依舊……
可以肯定,劉采春的死與元稹這個負心渣男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系。當她愛上元稹之后,自然離開了丈夫,而后元稹又有了新歡,她覺得自己慘痛的付出卻被元稹當做兒戲,心傷透了,也就選擇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過去的才女把才郎看得如此之重,往往違背了生活的常理,終究不得善始善終。像元稹這種喜新厭舊的政府官員不知害慘了多少美女,如今的官員們又何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