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無聊,便接受朋友的建議,去網上下載了一部曾在中央一套熱播的電視劇《喬家大院》。一口氣,四十多集的連續(xù)劇,五天給看完了。里面情節(jié)起伏跌宕、引人入勝當然是我堅持看完的一個重要理由,然而喬致庸成功的封建儒商形象更加讓我留連忘返。
仁
起初,其兄喬致廣與達盛昌掙高粱霸盤。結果幾乎輸掉整個家產不說,人也患病身亡。喬致庸不得以放棄趕考,回來繼承了家業(yè)。在危難中東突西撞,巧設圈套,終于戰(zhàn)勝達勝昌。然而,大勝之后的喬致庸并沒有得意忘形,也沒有竊竊私喜,而是選擇了言和,親自登門,與達盛昌握手言和。這種做法不是假惺惺的,這是他十年寒窗,受儒家仁義教誨的必然結果。以及后面喬致庸一貫奉行的“親工、愛工、富工”做法都體現喬致庸仁慈的一面。
義
說喬致庸的義,必須要提起另一個人——劉黑七。喬致庸南下販茶,恐劉黑七背后下手,則與孫茂才設計,以情理說服了劉黑七一起南下。然而途中趁黑駕船投靠太平軍。
販茶回來的途中,喬致庸被官府扣押,官軍是被崔鳴十買通的,知府準備私吞貨船后殺人滅口。千軍一發(fā)之際,劉黑七出現,救下喬致庸。自此,喬致庸一直感懷劉黑七救命之恩。以至于為報此恩,冒著殺頭的風險,膽敢違抗皇命偷尸。這樣的義氣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吧。當然,我要提一句,這樣做義氣雖有,但此舉實在是不可取。畢竟自己身上擔負著整個喬家的碩大家業(yè),這樣做很不負責任。用個現貶義詞就是“意氣用事”。
禮
禮待賢能恐怕要算是喬致庸成就家業(yè)的根本原因。喬致庸剛剛接手風雨飄搖的喬家基業(yè)時,手足無措,殫精竭慮。這時一個進京趕考的同伴走進喬家大門,這個便是孫茂才。孫茂才那時只是一個窮酸書生,喬家大院里估計沒幾個人看的起他。然而,喬致庸不這么認為,喬致庸知道,他孫茂才懂得審時度勢,懂得附庸風雅,進京趕考時就十分看好這位一臉清高的同伴。所以,喬致庸常常與孫茂才赤足同飲,情似兄弟。這樣的待遇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喬致庸禮賢下士,不拘一格,廣納人才的做法先后籠絡了馬公甫、馬荀、高鈺等等有能之士。
智
喬致庸以自己靈活不斷抓住和創(chuàng)造新的商業(yè)機會應該算是這部電視劇最為吸引人的一個焦點。戲中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是非常多的。包頭生意告急時,他籌劃了一個打垮達盛晶的方案,讓妻陸玉菡到京城去傳謠,致使民間誤以為朝廷將平亂,使達盛昌中計,用高價買回喬致庸的高梁而在商戰(zhàn)中失??;他沖破巨大的阻力,不怕與伙計平起平坐,破天荒讓伙計頂身股,而且按工齡遞增股份,有效地激發(fā)了伙計們的熱情。以及不懼風險南下販茶,創(chuàng)辦第一家票號等等,無一不是喬致庸韜略過人的展現。
我們能夠看到,喬致庸一直是一個敢于變革經營理念,用新思維,積極的去適應市場的商人。他的頭腦里似乎有取之不盡的創(chuàng)新。
信
喬致庸曾經用16個字總結自己的經營理念: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其中就有一句“維護信譽”。電視劇對于喬致庸的"誠信"有著充分的描述。喬致庸在相與間一直提倡重信義,講道德,在買賣中,一直以“誠信”為本,質量至上,杜絕以次充好,坑蒙拐騙。喬致庸心里明白:存在誠信才可能建立一個健康市場,誠信不是由于個體的道德無限高尚,而是建立信譽、永續(xù)經營的必然需要。
紅豆 12.13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紅豆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