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成菜,在大武岡一帶最經(jīng)典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卥豆腐,一種是豬血圓子.作為"中國卥都",關(guān)于卥豆腐的介紹,網(wǎng)上已是鋪天蓋地,這里不作多言.我這里只專門講一講豬血圓子.
豬血圓子又叫豬血元子,豬血丸子,豬血粑,豬血餅,血餅豆腐等,是以豆腐和豬血為主制作的一道傳統(tǒng)地方美食,整個大邵陽地區(qū)都有,其中尤以大武岡地區(qū)最為著名,在講他們的做法吃法之前,我想講幾個關(guān)于豬血丸子來歷的小故事.
關(guān)于豬血圓子來歷的傳說在整個大邵陽地區(qū)流傳了很多的版本,我這里擇其幾個影響較大給大家曬一曬.
一,邵東版:母愛無邊型 傳說邵東有座山,山上原有十條龍,后來一龍飛走了,因此稱為九龍嶺.九龍嶺上有座廟,有個和尚在修行.山下有一對孤兒寡母,兒子常年患病,母親便把兒子送到廟里,拜老和尙為師修文習(xí)武.兒子后來病好了,身子骨卻很瘦很弱.做母親的上山來看兒子,心痛得直掉淚,認(rèn)為兒子是沒肉吃的緣故,但和尚是不能吃肉的.做母親的左思右想,想到和尚是經(jīng)常吃豆腐的,便把肉剁碎,和在豆腐里,但還是看得肉出,于是就加了豬血進去,把摻了肉的豆腐染得通紅,再把它們?nèi)喑扇^大小一個的團子,放在柴火上慢慢烘烤,待烘干后就變成了一個個烏黑發(fā)亮的東西.母親把它們偷偷帶到廟里給孩子吃,不久小孩子就長高長胖了.老和尙后來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東西,就問是什么,做母親的講是豆腐做的,于是就跟著一起吃.小孩子長大成人后,下山參加科舉考試,竟然金榜題名,高中狀元.人們聽說這東西可以長身體,味道又好吃,吃了還可考狀元,因而都學(xué)著做,慢慢傳開了,一直傳到今天,就成了現(xiàn)在的豬血圓子.
后來那個老和尚知道自己犯了戒,為了贖罪,就四處化緣,那位高中狀元的徒弟,也拿出一大筆錢來,師徒二人在附近的兩市鎮(zhèn)修了一座橋,后人為了紀(jì)念這件事,就喊這橋叫"和尚橋",這就是今天兩市鎮(zhèn)的這座橋為什么會擁有這么一個超凡脫俗的名字的緣由.
二,隆回版:英雄情懷型
過去隆回有個叫陳元亮的英雄豪杰,小名叫元子,很愛吃豬血豆腐湯這一道菜,但后來在荷香橋鎮(zhèn)建寨稱王后,卻忌諱白豆腐.因為當(dāng)?shù)赜袀€習(xí)俗稱死了人辦白喜叫吃豆腐飯,而且席上必有一道白豆腐打湯的菜.這對常年帶兵打仗的元子來說,自然是很忌諱的事,但自己又確實太喜歡吃豆腐了,怎么辦,他想來想去,用豆腐和豬血和在一起,再摻點肉進去,然后做成一個一個的圓砣,放在柴火上烤干.這東西外表看起來黑油油的,切開里面紅通通的,味道又好吃,又便于行軍打仗攜帶,并且耐長久貯藏,陳元亮很是喜歡,就把它命名為血粑,其制作方法也隨之傳開了.后人為了紀(jì)念,因為這東西是圓的,陳元亮小名又叫元子,就叫它豬血圓子或豬血元子,喊著喊著又變成了豬血丸子.
據(jù)說現(xiàn)在隆回四都一帶的豬血丸子是最得陳元亮真?zhèn)鞯?非常有名,稱之為"四都元子".
(待更新)
武岡市職業(yè)中專 朱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