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在线看,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1. <td id="oj6dr"><strong id="oj6dr"></strong></td>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2. <ol id="oj6dr"></ol>

  3.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4. <pre id="oj6dr"></pre>
    首頁 武岡文學 十三歲那年的記憶(下)

    十三歲那年的記憶(下)

    閑庭信步 閑庭信步 2009-05-25 09:10 67
    言宋點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難得作者當年為了慈母的一片孝心!

    十三歲那年的記憶(下)

    “信哥哥,你去哪里?這么早!”第二天,我一打開門,就看見鄰家的哥哥挑著一擔竽篩,準備往外走。

    “哦,我去欄門江(缸)插秧,順便去你美姑姑屋里撈擔秧回來?!?/p>

    “你帶我去要得么?”

    “不行,你娘佬子生病,需要你照顧,再說你這么小,哪個要你?”

    “哥哥,我伢老子請醫(yī)生去了,等下就回來了,插秧是我的絕活,你曉得的啊,肯定有人請?!?/p>

    趁信哥哥還在犯嘀咕的時候,上前一把拽住他的胳臂,半央求半撒嬌的說:“信哥哥,你就帶我去,帶我去嘛?!?/p>

    “那你去收拾收拾,快滴啊。”看信哥哥心不甘情不愿的樣子﹐我心里偷偷直樂。一溜煙跑進屋里,撿了兩套干凈點的衣服,穿上那雙半新不舊的涼鞋。

    “媽,你好好休息,我跟信哥哥去欄門(缸)江?!蔽易叩酱睬?,輕輕的對媽媽說。

    “你去做么咯,你隔咯小,哪個請你,莫去?!眿寢層袣鉄o力,還來不及起身阻止,我飛也似的跑出了家門。

    “你個小丫頭片子,曬起來﹑累起來莫哭哦?!?/p>

    “信哥哥,你別嚇唬我呢,我又不是沒吃過苦,雙搶時我還經常開夜班插秧呢,比我姊姊都厲害﹗”說起插秧,我一臉的得意,自打九歲那年開始學插秧起,幾年的時間讓我成了親戚朋友口中的“插秧手?!?/p>

    由于媽媽常年累月犯病,爸爸忙完家里的季節(jié)活,又得走街躥巷靠打棉被來維持家用,每逢開學,我和二姐那百來塊的學費總讓爸爸操盡了心,只有變買家里養(yǎng)的豬﹑雞鴨等養(yǎng)牲來東湊西借。也許是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家三姐妹比同齡人都要懂事得多,大姐早已輟學在家,用她稚嫩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擔。而我和二姐總能自覺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爸爸﹑姐姐分擔一些。

    早就聽說,龔里交通方便,經濟活絡,垅里人自然也會享受,春耕生產﹑農忙雙搶時,通常是請一大幫子人花幾個錢,一兩天搞掂圖個清閑,不像我們村上的人,因為要省錢,一家人在田里慢慢摸,一摸就是七八天。自然,我們村里人一般都趁這個空檔出去幫工,賺幾個肥料錢。我早在心里盤算,今年若是有人去,一定跟著去賺點零花錢 。所以一聽說信哥哥去檻門江,我躥得比兔子還快。

    猶記當時的心情,激動而且興奮,一路上天公作美,太陽公公躲在云中,勝似那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一絲絲泥土的芬芳在空中慢慢浮動,春風輕拂,猶如妙齡少女的手撫摸著人的臉,柔軟而略帶濕潤。年少無知的我,就如一只歡快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信哥哥,今年插秧的行情怎么樣?”

    “去年是六塊,今年少也有六塊一天吧?!?/p>

    “哦,六塊?!蔽胰粲兴迹骸白鰞商焓K,做三天十八...”想著媽媽抓中藥的錢有了角落,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腳步不知不覺也加快了,緊跟在信哥哥的屁股后面,半步也不敢落下。

    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走了多遠,衣服透了,頭發(fā)濕了,腳后跟磨破了,那雙硬膠的涼鞋被我掂在手里,索性打起了光腳。

    “信哥哥,欄門缸還有好遠?”

    “快到了,過了那條江就到了。”

    隨著信哥哥的手指望去,只見一條蜿蜒的玉帶纏繞著片片農田和房屋,房屋的上空炊煙裊裊,縷縷青煙就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扭動著柔軟的腰肢跳著歡快的民族舞。幾座白色的高樓大廈魏然矗立,像珍珠一樣耀眼奪目....

    “妹仔,到了,過了這條河,對面就是檻門(江)缸了?!毙鸥绺绲脑挻藭r無疑似興奮劑,我一掃初時的萎糜,忘卻了疲勞,也忘卻了媽媽的病,疾走至江邊,俯下身來,鞠了一把水往臉上糊亂的拍著,“好涼快哦﹗”我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

    眼前的江景令人豁然開朗,江對面是糧田和房子,還有江畔的一排綠柳,一陣微風吹過,柳枝翩翩起舞,不禁讓人想起了那首古詩《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岸的這邊,全是長滿青苔的石頭,和參差不齊的松樹,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零星的點綴在雜草叢中,她們用專情的目注默默的注視著﹑守護著這條古老的江。

    江不大,約十幾米寬,但很長,肉眼看不到源頭,也不知道流向哪,只是潺潺不息的流水似乎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纏綿的故事。水深處只見一片湛藍,偶爾泛起陣陣浪花,猶如閃閃發(fā)光的魚鱗;水淺處清徹見底,可以清楚地看見水底的鵝卵石,還有成群結隊的小蝦小魚沿在石頭邊上怡然自樂,我貓著腰,把手伸入水中,還來不及合攏,小魚小蝦忽的作開花狀散了。

    暖暖的江水泛著點點細綠,一如玉石般美麗的顏色,一時興起,撿起薄薄的石子,斜甩而去,在平靜的水面上飄過,立即激起了數(shù)十朵浪花,媽媽的病仿佛也隨著這小小的浪花融化在江水里....

    “你們要不要過河?”直到劃船的大叔一呦喝,我才抬起頭。一腳踏上船,船晃了一下,像要往外翻一樣,我心里害怕了,忙蹲下身子,雙手攀住船沿,生怕一不小心掉進水里。船劃過的水痕,猶如一條長蛇緊隨在船上,順流而上。劃船的大伯,動作矯健而有力,不一會兒就把我們送到了江的對面。

    我跟在信哥屁股后面,轉了一大圈,才找到在田里扯秧的美姑姑。

    “了容,你也來了?!睅啄瓴灰姡拦霉帽扔洃浿幸n老了許多。

    我羞羞怯怯的叫了聲“姑姑,姑爺”,便自顧自的換起褲腳下了田。

    “她硬要我?guī)齺?,你看看,哪家需要幫工的。”信哥哥指指我,無可奈何的搖搖頭。

    “哦,要得,明天唐醫(yī)生家請人,我晚上跟他說說?!钡玫焦霉玫某兄Z,我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感激之情難以言喻,只是不知不覺中加快扯秧的動作。

    下午,我就在美姑姑家插了半日秧。四點多鐘的樣子,信哥哥便挑了滿滿的一擔秧回去了。臨走時,看著我眼里的落陌,信哥哥說:“你放心吧,美姑姑已幫你找到事了?!?/p>

    吃晚飯的時候,美姑姑硬是塞給我六元錢,說是當天的工錢,其實也差不多就是半天活,我死活不肯要,但是美姑姑硬是不依。沒法,只好忐忑不安的把錢收在口袋里。

    當晚,我早早和衣而臥,卻久久不能入眠:想起病中的媽媽,又想起美姑姑對我的好,心里感動得一踏糊涂,還是俗話說得好:“親的親不得,疏的疏不得?!?/p>

    “她是我娘家的堂侄女,人懂事勤快,娘佬子長年累月生病,看著放署假,想出來掙幾個零花錢?!?/p>

    “她插秧速度快,連我都趕不上?!泵拦霉每桃獾膹娬{這一點。

    “好,那要得,你明早送她到垅里來嘛。還是妹子懂事,唉!不像我家那幾個鬼崽崽,一到農忙就不見人影。”

    朦朦朧朧中,她們的對話一字不落的鉆入我的耳里,淚水悄然滑落。

    第二天天剛朦朦亮,我聽到美姑姑起床的動靜,便也翻身而起,美姑姑還說是認床吧,睡不著。其實是心里掛記著幫工的事,一直處于半醒半睡之間。洗涑完畢之后,我便隨美姑姑出發(fā)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在于晨?!眽爬飪叭灰槐榇好Φ木跋螅宦飞现灰姶笫宕髬鹛糁暮Y,提著水壺,換著褲腳,神色匆匆;有的在扯秧苗,有的在插秧,還有的大叔大伯在施肥,他們互相的交談著,不時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只是覺得奇怪,怎么沒人牽牛耙田哩?“龔里田里的水是活水,無須梨耙,直接施肥插秧即可?!苯浢拦霉命c拔我才知道其中的奧妙,不禁自嘲起自己的無知來。

    美姑姑把我交給了唐醫(yī)生的媳婦,一個二十來歲,和善美麗的大姐,我在她的領導下,安安心心的干了一天半活,但是熱心的唐夫人卻給了我兩天的工資,十二元,加上美姑姑的六元,一共十八元。記得當時回家的路上,我把錢緊緊的攢在手里,深怕一松手便不翼而飛了,憑著來時的記憶一路疾走。到家時,錢被汗水浸濕了,當我把錢交給媽媽的時候,望著我一臉的興奮,媽媽的眼睛也濕了....

    那十八塊錢,就是我十三歲那年,也是我人生中第一筆辛苦錢。說是辛苦錢倒是一點也不夸張,炎炎烈日下,容不得我半點偷懶,我如插秧機器一樣重復著單調而又無聊的動作。大人們都說小孩子沒有腰,其實那天晚上,與唐醫(yī)生的媳婦同眠,腰部硬生生的痛,卻不敢翻身動彈;臉上﹑手臂上曬脫皮不說,那田里的青螞蝗叮在腿上麻癢麻癢,扯都扯不掉的情景,至今都心有余悸。更多的還是我心里的感動和感激。要不是美姑姑,也許我也找不到事,要不是唐夫人,也許我也賺不到十八塊,記憶中的唐夫人和藹可親,那神情依如媽媽慈祥的笑容一樣溫暖。吃飯的時候,她媳婦說“這個妹子插秧好快,連我們都趕不上?!碧品蛉藶榱斯膭钗药o還刻意夾了一塊大魚放進我的碗里,并當即“下旨”說留我一個,給她們家插完最后三分田。記得,當天晚上,唐夫人買來五香瓜子,邊嗑邊聊,問長問短。第二天下午臨走時,還說“下次來你堂姐家,記得來我家玩?!薄?/p>

    許多年后的今天,那條河,那些人,那些事,恍如昨日。

    閱讀 9398
    分享到:
    評論列表

    閑庭信步

    回轅門口_持節(jié)云中﹕
    入得廚房,出得廳堂。
    牽強!牽強!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慚愧!慚愧!

    4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安樂周鵬﹕好一個重情重義的熱血男兒﹗常懷感恩之心,做什么事,想不成都難哦﹗祝福你﹗

    回小陳﹕改天若有機會,定將“插秧”秘訣傳授于你﹗呵呵...

    316年前

    緣來如此_14918

    感動,向你學習

    216年前

    云中乘風

    入得廚房,出得廳堂。
    不錯!不錯!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好人!好人!

    416年前

    開拓無限

    你的文章把我?guī)Щ卦浀淖x書歲月 在那些日子里農村的生活 鍛煉了我的身體 磨礪了我的意志 更體會到如山的父愛 無論走到哪里 父親的精神讓我挺起脊梁 無論走到那里 人間血濃與水的愛是生命延續(xù)的根本 想起來 會有淚 那淚是激動 是傷心 ...... 很難說清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呵呵...有啊,那是我們班的,你還記得啊,他是雙牌太源的。

    316年前

    蘇山

    老同學
    好像有個王瑞禮吧

    216年前

    閑庭信步

    不知他是梅樹哪的?我所熟悉的王家人好像沒有叫王瑞光的。呵呵...也是特務級別的?

    116年前

    老特務

    你認識一個叫王瑞光的人嗎?也是梅樹的。

    116年前

    閑庭信步

    李樂潘老師多才多藝,吹笛子﹑拉二胡﹑書法,樣樣精通。
    印象中,你姑媽是個善良的老好人,她家是扶塘李家,而從李家看我們鄧家?guī)X,那得抬頭仰望了。呵呵...

    116年前

    Dulean

    扶塘,小時候一年要去幾次,那真是在山尖上,我有個姑媽嫁在那里,也許樓主就是我表哥李樂潘的學生。

    116年前

    閑庭信步

    呵呵...我說錯了,伍谷棚子在我家的右前方。
    再右邊就是遙彎嶺﹑石窩塘等地。

    116年前

    閑庭信步

    不是的,我們屬于梅樹鄉(xiāng)扶塘村。嶺尖尖上少有人去,非常偏僻。
    不過,我一位堂爺爺專給人“修嚇”,慕名而來的人倒是有。

    116年前

    閑庭信步

    呵呵...伍谷棚子在我家的左前方,周家?guī)X在我家的正后方。

    116年前

    東興廣告_5532

    鄧家?guī)X我也到過,是十多年前我從德江回朱溪從那里經過。好象是屬于梅樹的天龍村。

    216年前

    周宜地

    那里好像還有一個叫伍家棚子的地方。

    116年前

    周宜地

    哈,真的與公堂有緣喲!為公堂小了你這么一個好兒媳遺憾!
    你說的周家?guī)X,就是我哥岳父家。

    116年前

    閑庭信步

    哦,那可能就是從我們嶺側穿過去了---從尖嘴崗﹑四窖塘﹑到周家?guī)X﹑晏田那邊吧?我們村現(xiàn)在一共就只有四棟房子,男女老少加起來總共不到三十人,不知您是否有印象?
    周老師,說起來,我當年差點嫁到公堂,成了您們周家的媳婦了,當年的那個男孩好像在湛江當兵,叫什么烏威吧?呵呵...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楊老師,原屬梅樹鄉(xiāng),后劃為晏田鄉(xiāng)。

    216年前

    周宜地

    是一路爬山先是羅圍寨,后是尖嘴江,再就是過你們那里了。我嫂子家好像筇就是那里的。那年,哥嫂遷出去湖北,嫂子家有人生活,我去祝過壽。

    116年前

    故鄉(xiāng)的云

    “鄧家?guī)X”屬于哪個鎮(zhèn)(鄉(xiāng))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周老師,您去過鄧家?guī)X?不會吧?我們那可是嶺尖尖上啊﹗從尖嘴崗﹑大抵園上去,可是一路爬嶺啊﹗
    我們也去公堂趕集,那個嶺啊,也好高,難爬﹗

    1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股往金來﹕是哦,我老公是有福氣,家里那一畝幾分地,不用他插手,插秧的活我一個人就搞掂﹗呵呵...

    216年前

    周宜地

    “鄧家?guī)X”,我去過。我們到稠樹塘去,要路過那里,離我們公堂大概十來里路。

    116年前

    閑庭信步

    謝謝周老師,您的話讓我慚愧。年少時﹐懵懵懂懂也做了許多讓父母傷心的事。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頭堂楊老師﹕我自小長在嶺尖尖上(后才嫁入稠樹),處梅樹﹑晏田﹑頭堂(白竹)三鄉(xiāng)搭界之處,小地名“鄧家?guī)X”,少為人知的窮地方,離攔馬江也很遠,您說的沒錯,是要經過白竹這些地方。不過,我以前在頭堂讀書的時候,我們一行六七人經常步行回家呢,呵呵...省了(頭堂---荊福亭)1.5元。

    216年前

    周宜地

    有這樣的女兒,是父母的福分!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廣告兄﹑姜老師﹕既然廣告兄如此篤定,那我還是閃吧﹗呵呵...
    回雙牌_張熠鴻:“該女子,不簡單!”----問張才子好,你好久沒有露面了。
    回老特務﹕呵呵...老特務不虧是地下工作者,馬甲多多,好個多巧姑﹗

    216年前

    老特務

    做人得堂堂正正,不能冤枉姜大哥,多巧姑的事是特務干的。

    特務該死,該死。

    216年前

    故鄉(xiāng)的云

    從稠樹塘到攔馬江很遠的喲,是從晏田、白竹山、白溪沖走來的吧?
    人,來到人間,飄然于很遠很遠的天國,經歷九十九重磨難,最后成為真人!
    老鄉(xiāng),你做到了,好樣的!磨練,是你今天成功的基石,是你明天奮斗的動力。

    216年前

    姜遠林

    呵呵,此多巧姑非彼多巧姑,我這個多巧姑是昨天老特務封的。

    216年前

    姜遠林

    31樓
    轅門口_王孝波的評論,評論時間:2009-5-25 11:55:00

    荊竹_姜遠林的評論,評論時間:2009-5-25 11:46:00


    這兩天我得罪人了,可能人家在罵我這個多巧姑呢。

    姜兄是泥水匠師傅,那些個“小工”(此小工非彼小工)做得一些搬運活做得不對,是該說說的!---也不是我天生多嘴 ,只是前兩天有個朋友在群里聊天時,說到他的文章經常被“偷”走,他是非常氣憤的。后來他注冊那個論壇連發(fā)三篇文章說明那事,措詞相當嚴厲。

    216年前

    張一

    該女子,不簡單!

    216年前

    東興廣告_5532

    原來家們老叔是多巧姑??!我正在想這多巧姑是誰呢!

    216年前

    姜遠林

    家門,我們兩個近點,我們比吧!

    216年前

    東興廣告_5532

    不是我吹牛,插秧沒有誰會是我的的對手,樓主和老特務照樣不是我的對手!不信那天比試一下!

    216年前

    王孝波

    荊竹_姜遠林的評論,評論時間:2009-5-25 11:46:00

    這兩天我得罪人了,可能人家在罵我這個多巧姑呢。
    姜兄是泥水匠師傅,那些個“小工”(此小工非彼小工)做得一些搬運活做得不對,是該說說的!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哈哈...姜老師就是多巧姑呀﹗恕我有眼不識多巧姑﹗
    稱您為老師,我可沒有半點褻瀆之意哦﹗詩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神聖的東東,您的詩我喜歡,但因為我不懂,所以從來不敢妄加評論。
    姜老師的直爽,大家都喜歡﹗明理之人應該感激才是。

    116年前

    姜遠林

    這兩天我得罪人了,可能人家在罵我這個多巧姑呢。

    116年前

    姜遠林

    呵呵,我是泥水匠,不是姜老師。也問小老鄉(xiāng)好!

    116年前

    閑庭信步

    23樓﹕ 轅門口_王孝波的評論﹕有一種教育叫作“吃苦”!有一種鍛煉叫作“耐勞”!----家門兄弟的話總是那么帶有哲理性﹗而且總是那么陽光,那么有激情﹗

    116年前

    閑庭信步

    謝謝姜老師,問姜老師好﹗

    116年前

    姜遠林

    喜歡這些樸實的文字,近來人網(wǎng)有不少搬運工,真的讓人大跌眼鏡!

    1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鄧元泰-言宋點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難得作者當年為了慈母的一片孝心! ----謝謝唐老師的點評,我雖有孝心,但如今,我的父母依然泥里一腳﹐雨里一腳辛辛苦苦種田種地,在病痛的折磨中苦苦掙扎,昨晚電話回家----
    老爸﹕鼻炎惡化,鼻里流膿,明天去計育醫(yī)院看一下。這病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一直都在吃藥,何滴冒得半點起色。
    女兒﹕爸,您不是說哪個親得了鼻炎,后來在長沙湘雅醫(yī)生治好的么?
    爸﹕他那是初期鼻癌,花了1萬多塊,我要是鼻癌,花這么多錢就不治了。反正人的生死就是這么回事,閻王賜你只有咯長的命,我就不要強求。

    116年前

    王孝波

    有一種教育叫作“吃苦”!
    有一種鍛煉叫作“耐勞”!

    116年前

    閑庭信步

    老同學,你莫催我嘍,容我再想想啊。
    呵呵...其實我還是怕寫不好﹗

    116年前

    閑庭信步

    哈哈...還是青松老師細心,我的確夸下???,說自己是插秧手﹐如果有機會,我倒真得和老特務比試比試﹗插秧勞動獎非我莫屬了﹗

    116年前

    姜遠林

    農村的孩子,少年光景基本相似。

    216年前

    雄陀刀具

    對于勤勞的女孩,,在老家,一般是很受歡迎的,大人們很喜歡的。

    216年前

    雄陀刀具

    哈哈,越來越有意思,看來人網(wǎng)是要開展一個干農活比賽了,呵呵。

    216年前

    老特務

    就插秧不服你,還有東興廣告也向我挑戰(zhàn),找個機會一定要好好比試比試,再發(fā)個什么勞動獎。

    216年前

    青松

    難怪樓主說過,自己是插秧的高手啊!

    216年前

    蘇山

    沒打完,按錯鍵了。

    接上:我在你上個帖子里面重提了,你沒有反應。你什么落實啊,開始動筆啊。

    216年前

    蘇山

    上次與你說的事情,我在

    2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唐老師﹕換工,常有的事,而且每次點名要我去換,呵呵...老特務,賺錢﹑寫文章我不敢跟你比,但若是比插秧,你大概只能甘拜下風嘍﹗嘿嘿~~~~~

    216年前

    閑庭信步

    老同學,你又給我加油打氣來了﹗呵呵...

    116年前

    閑庭信步

    我轉了一圈回來,哈哈..唐老師來了﹑雄佗老鄉(xiāng)﹑老特務﹑黃泥坵,您們都來捧小女子的場,高興﹗感謝﹗

    216年前

    蘇山

    苦難的童年記憶中夾帶鄉(xiāng)村風情描述。
    老同學,挺能干的。

    516年前

    言宋

    幫人家干活,我也做過,只是不收錢,是換工。

    616年前

    雄陀刀具

    對啊,多寫一點出來,為武岡人網(wǎng)增磚加瓦。

    716年前

    老特務

    厲害!不管是賺錢還是插秧都可以跟我一比高下。

    現(xiàn)在還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多寫一點出來!

    616年前

    雄陀刀具

    看來你真夠能吃苦的,這么累的事情,竟然覺得不算什么。佩服。不過相比之下,現(xiàn)在的小孩子是幸福多了,根本不用做什么事。呵呵。

    316年前

    黃泥坵

    看過,感動過,情真意切,做為農村的小孩,或多或少的會有這種經歷,不過現(xiàn)在農村的小孩要好多了.因為種田的人少了.

    4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二樓:謝謝老兄,我們家的境況你肯定早有耳聞吧﹗呵呵...那怎是一個“窮”字了得。

    716年前

    閑庭信步

    回1樓鄧元泰_雄佗﹕“樓主吃過不少苦啊,十三歲就去賺錢,看來是真正的早當家的孩子,向你表示尊敬了?!?--- 老鄉(xiāng),您言重了,那年代,這其實是很平常的事了,只是最近聽同事說起自家的小孩,十四五歲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頗有感觸,所以才有了想留下這段記憶的沖動﹗

    516年前

    快樂在線

    真是個早當家的孩子.祝你幸福!祝你快樂!

    616年前

    雄陀刀具

    樓主吃過不少苦啊,十三歲就去賺錢,看來是真正的早當家的孩子,向你表示尊敬了。呵呵。

    616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