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百萬的點睛之筆
東晉時,建康城郊建成了一座瓦棺寺。寺廟落成之際,寺院的主持找到當時名揚天下的大畫家顧愷之,請他捐些銀子,裝點佛像。顧愷之滿口答應,隨即在化緣簿上認捐100萬兩銀子,寺院做主持的大吃一驚,以為畫家是在謔戲他。畫家見主持不信,微微一笑;“既然答應了,到時決不少你一文?!?/p>
為了兌現(xiàn)這100萬兩銀子,開廟前一個多月,顧愷之便搬到寺廟去住,每天從早到晚站在墻下作畫。壁畫創(chuàng)作完成后,和尚們看到,佛門眾菩薩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惟有主佛維摩潔像卻有眼無珠。主持更是不解,忙去問畫家,顧愷之卻笑而不答,主持心中好不焦急,眼看著開廟門的日期就要到了,和尚們如坐針氈。
開廟門的那一天,人們像潮水般涌進瓦棺寺,紛紛前來觀看顧愷之的大型壁畫。顧愷之見人都來觀畫,便來到壁畫前,在維摩詰像的眼里輕輕抹了兩下,那佛像頓時神采煥發(fā)。在場的人們無不為這一絕筆喝彩。結果,不得半個時辰,就捐了100萬兩銀子,主持這恍然大悟,喜不自禁的連連拜謝顧愷之。
【品味】藝術有無比神奇的魅力,它能喚起人們的追求與美感。
在歷代文化寶庫中,名家書畫都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尹聰昧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