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臨近中元節(jié)前,我作了一個決定,不接老客,不燒包。
往年,中元節(jié)前的十多天,就忙碌起來,忙著買紙錢,忙著封包寫包,農歷七月十三那晚,忙著接老客,把祖人接回家中好好待候。農歷十四那天,忙著做一頓豐盛的晚餐,讓祖人大快朵頤,吃得高興。祭祀完畢,天已傍晚,匆匆地吃了晚飯,忙著去路口占位置以擺放冥包。將木皮撒在墊了磚的地上,好好碼平,再將冥包一層層碼上去,每層留有窗格,碼成一座塔的樣子,底寬上窄,以便燃燒。
碼好了包,忙著返回家開始送老客。端著焚香插燭放上酒杯的盤,一路撒著點燃的紙錢,一路喊著祖人慢點走,到了路口自家的包塔前,將燃燒的紙錢扔進塔心,火一竄就上來了,見冥包燃燒起來,忙著祭拜,恭送祖人。
每年的七月半,天氣奇熱,守在燃燒的冥包前,如同火烤,渾身汗水直流,悶熱難當。燒包的人又多,包堆一字排開,一起燃燒起來,整條巷子成了火巷,人在其中,受盡煎熬 。為了安全,一直要待冥包燒成灰燼,方才離開。
年復一年,封包寫包,接老客,送老客,燒包,漸漸地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心盼望著政府一聲令下,像禁炮那樣禁了燒包,那該多好。接老客,送老客,主要目的是要給老客送錢,禁了燒包,這接送自然便沒有什么意義了。
然政府一直沒下這樣的禁令,自己也只好年年走形式,多次想擺脫這個形式,可就一直下不起決心。
今年,終于下起決心,不接老客。心里對祖人說,對不起了,沒接你們,不要有怨言,我這也是與時俱進。我相信,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終有一天會讓這中元節(jié)改變模樣。
一身輕松,在這農歷七月十四的晚上,心里思念著父母的音容笑貌,默默祭祀著歷代先祖,頓生一種超凡脫俗,肅穆莊嚴的感覺。
我從紅塵中來,終歸紅塵中去,那時,我只希望徜徉于空無之間,不要被塵世的庸俗打擾。
寫于2022年農歷七月十四日晚
文/大海
圖/網絡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大海34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