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二)
文/周光穩(wěn)

游八達嶺長城
7月15日,我們一行七人(包括周濤)租兩輛小車來到了八達嶺長城腳下,然后分成兩隊,我和妻子、兒子、孫女四人乘電纜車到了長城邊,這里離山底有千米之高。我們沿著長城內(nèi)的人行道向上行進。長城的墻體都是很大塊的青磚構(gòu)造的,兩千多年來,堅如磐石,屹之在山脊上。我們拾級或踏著斜坡而上。當我們往上爬了不久時間,天突然下著小雨,坡陡很滑,打著傘,扶著城墻,慢慢地往上爬,經(jīng)過較長時間,終于登上了八達嶺南長城的最高點,這時雨也停了。站在這高處向北望去,八達嶺北城墻上的游客密密麻麻,黑壓壓一片,遠處的游客仿佛一只只大螞蟻,“不到長城非好漢”站在這高處,恩緒萬千,我國這一偉大的軍事防御工事,今日里竟成了人們旅游之地。
放眼望去,長城盤纏著山脊高高低低,蜿蜒曲折伸向天際,仿佛一條長長的神龍氣勢磅礴地橫臥在祖國大地上。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長垣。萬里長工程之偉大,它的建造之艱辛,讓人難以想像,這無不象征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無窮力量與智慧。
萬里長城(中國古代最偉大建筑奇跡,也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p>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萬里長城巍峨壯觀!萬生長城萬里長,萬里長城永不倒!
7月15日晚上,我們觀賞了奧運中心、鳥巢、水立方。
瞻仰毛主席遺容,邁步天安門廣場
7月16日上午11:00,我們來到了北京天安門廣場。我和妻子按照預約時間,隨著人流進入到了毛主席紀念堂,在毛主席塑像前敬獻了花朵,向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三鞠躬,然后來到毛主席遺容展示廳。人們肅穆地瞻仰了毛主席遺容。他老人家安祥地躺在水晶棺中,如同平素里睡覺一樣,頭往上仰著,那么慈祥,那么和藹可親。人們都想多看他老人家?guī)籽郏驗檎把龅娜颂貏e多,為了避免人群擁擠而產(chǎn)生堵塞,警察示意大家不能在此久停留,我們只好懷著深切懷念的心情出了紀念堂。自己有幸在晚年時能來北京瞻仰毛主席遺容。
站在天安門廣場上,環(huán)顧回周,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坐落在廣場的北面。天安門前屹立著國家旗桿,五紅旗迎風飄風揚,我面對五星紅旗,興奮不已。廣場中央矗立著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天安門,人民英雄紀碑和毛主席紀念堂這三者正好位于北京中心的軸上,自己認真地仔細地看了又看,瞧了又瞧,設(shè)計得如此精確巧妙!
廣場東面的國家博物官與廣場西側(cè)的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遙遙相對相望。站在廣場上觀看廣場周圍的景物,在廣場上輕快邁步,也是自己人生中夢寐以求的事。
逛北京故宮
我們從天安門城墻下的通道來到了故宮,正直地往里走。故宮的占地是一個極大的長方形。殿和宮都位于這個長方形的正中央,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宮、坤寧宮等。這些殿或?qū)m雄偉高大、金碧輝煌,兩邊的房子或圍墻也挺高大。整個故宮氣勢恢弘。
我們觀賞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以及坤寧宮、乾清宮等的外貌,故宮建筑物極多,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又因在維修中,我們走馬觀花似的游覽了一遍。
故宮歷史悠久,已有500多年歷史,規(guī)模宏大,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建筑群之一,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注:7月16日晚我們?nèi)チ酥袊嗣翊髮W,觀賞了人民大學的國學館,全家人和周光禮在國學館前拍照留念,當日晚光禮在人民大學外面的一家高級別的大飯店宴請了我們一餐。
在返程的飛機上
結(jié)束了在北京的四天旅游。7月17日清晨,我們一家人離開了在這里住了5晚的北京海淀區(qū)萬泉河岸邊的七星酒店,踏上了返程的路。
我們很早就來到了北京首都機場,等待回家的時刻,10點整飛機正式起飛,歷時2小時30分,到達武岡機場。
飛機起飛后,在短時間內(nèi)是低空飛行,從飛機往下看,地面上的一切景物清晰可見,天空晴朗,藍藍的天空中飄著幾絲白云,只見地面一片片翠綠,山嶺田野一清二楚。
當飛機升至32000英尺(約9753.6米)的高空時,飛機下面是重重疊疊的白云,仿佛一層厚厚的白雪,又像一張又大又厚的白棉絮,坐在飛機上,望不見地面上的任何東西,飛機仍舊飛行在藍藍的天空空的這一層中,再過一會兒,飛機穿行在重重疊疊的白云中,只見白云,什么都看不見。
十二時二十分鐘左右,飛機沖破層層白云,俯沖而下,飛機已飛行在低空中,地面一切景物可見。“威溪水庫”四個大字映入眼簾,大家都說:“武岡到了”,十二時三十分飛機平穩(wěn)地降落在武岡機場上,結(jié)束了六天的旅途,我們回家了。
在這六天里,全家人一起享受了高鐵、飛機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快捷舒適,游覽了八達嶺長城,逛了北京故宮、清華園等,我與妻子二人還瞻仰了毛主席遺容。在北京的四天里,每天出行除了步行、乘小車,還少不了乘坐地鐵。
北京再見,我們曾來過!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