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母親節(jié),一個讓天下母親都幸福的節(jié)日。
我的母親還在武岡,準確的說,還在武岡的醫(yī)院里,自今年元月開始的侍候老人行動本來只到四月底的,不料世事難料,我86歲的外婆突然摔倒,骨折,母親只能再度留下,衣不解帶,隨侍于床。
在最初的驚險過后,外婆的手術良好,只是,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三個月,外婆恐怕得在床上渡過了。
天下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3分之一給了相依相伴大半生的老伴,3分之一給了分隔兩地的一雙兒女,還有3分之一,留在老母親身邊,老老實實地行使著一個女兒的責任和義務。
憑空插了這么一曲,母親的心反倒安寧了。用她的話說,不管你們了,如今我倒可以安心的盡我做女兒的義務了,你們各自安生吧!
陪床的時光總是難捱一些的。對于在家上慣了網,打慣了麻將的我家鄧老師來說,天天面對一個八旬老人,這樣的時光比讓她輸光了錢還難受。
她沒有電腦,沒有IPAD,只有一臺智能手機,上個Q還是沒問題的。于是,我的問題來了,這個Q成了她“騷擾”我的主要工具。
我是萬年潛水黨,QQ頭像永遠都是灰色的,她吃不準我到底在不在線,經常冷不丁的發(fā)幾個表情過來,有時候是一碗飯,有時候是一杯茶,有時候是半片西瓜,當然,幾次“騷擾”無果之后,惱羞成怒之時,她偶爾也會給你來一坨粑粑或是一個炸雷,后面配上一句怒氣沖天的文字:哼!誰讓你不理我!
面對這樣的“老頑童”,你是不是只有苦笑的份兒?
當然,“老頑童”偶爾也會有“矯情”的時候,且這樣的時候越來越頻繁,比如她經常會在QQ上給我留言:芳兒,吃飯了么?胃還疼么?芳兒,下班了么?注意安全??!芳兒,在么?和媽媽說句話??!
每次登錄上Q,對話框里總會彈出這樣的留言來,有空,我便回上一句,沒空,便默然的關了,然后眼角發(fā)酸。
問“胃還疼么”是因為我和她說某天被辣椒辣的胃痛了一宿,叮嚀“注意安全”是因為有一次我輕描淡寫的提及我下班的那條路上,發(fā)生一起飛車黨搶包之事,她便上了心,每次電話都不忘叮囑叮囑再叮囑,語氣哆嗦之極,直搞的我差一點對著電話大喊: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飛車黨!
最近,她的“矯情”越來越升級,直接上升到“赤裸表白”。
前天,一上QQ,彈出一句話:芳兒,媽媽又想你了。我咬著嘴唇,緊緊盯著這句話,眼角越來越酸,淚水一下子流了出來。
平靜下來,打通她電話,開口就調侃她:鄧老師,你怎么越老越矯情?。∷谀沁?ldquo;氣”的要死,我在這頭開心的哈哈大笑。
唉,瞧我這臭嘴!
書上只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小情人,可沒說女兒是母親的小情人,估計如果要真是,我這個小情人恐怕要算是冤家了。
書上又說了,不是冤家不聚頭,老媽,我們這對歡喜冤家要經過幾百年的修煉,才能修成這種在一起恨的咬牙切齒、不在一起,又想的深入骨髓的程度??!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可是,于我而言,和父母的關系,是意味著,在今生今世剩下的時光里,和你們越來越親,越來越近,直到看著你們在歲月和回憶里慢慢的老去。
鄧老師,辛苦了,你用最樸實的行動,向兒女詮釋了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以有您這樣的母親而驕傲!愿歲月靜好!愿時光長留,愿你我的母女情緣此生、來世,生生不息。
愛你!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