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近至遠東西 至親至疏夫妻
黃高遠點評:真正的朋友,會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義無反顧的幫助你。而血濃于水的親情,不管什么情況都是有著相同的血脈。
文房說生活 ——至親至疏夫妻 至近至遠東西
至近至遠
這幾天的心態(tài)調整似乎是良性的,說不出來良性在哪里——只是感覺到了自己忽然多了許多從未有過的好的感覺,比如,能更好地自控自己的壞情緒并把它調節(jié)好,或者這就是真正變得成熟的一種表現吧!
這幾天的工作和生活是平靜的,出奇的那種強烈陣痛后的平靜……
這一切的平靜源自于自己內心有太多的話語想靜靜地與人訴說……
三年前,有一好朋友家里發(fā)生了大的變故,但因為大家太少聯絡與問候,直到他家中的事情已經落到最不幸的結局時,我們才哀嘆一句,“為什么沒人能好好安慰和幫他一把呀!”經此事情之后,朋友間的情分似乎越發(fā)淡化了許多許多……
當有一天,我們自己需要幫助時,我們會不會忽然發(fā)現自己也是那么的孤獨與無助?當我們發(fā)現自己孤獨與無助時,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一切的至近至遠都是生活的封閉所造成的?
這幾年,有幾個非常要好的同學結婚了,她(他)們本想請我去參加她們的婚禮,感受她(他)們的幸福,但平常疏于聯絡的我們,最后居然因為無法聯系上而沒有實現那份內心期盼的彼此祝福與幸福分享。這些事情之后,我忽然發(fā)現自己與她(他)們原本非常近的心靈距離居然不知不覺之中也變得遙遠了……
記得,很長一段時間里,有老同學常會在QQ群里興奮地說,“這么多年了,聚聚吧,吃個飯,喝個痛快,聊聊這些年的變化。”
我說,“可以呀!我們平常也可以多聊,可以多彼此走動的呀!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幾乎不曾真正好好地問候過彼此的生活,也至今沒實現過“好好聚聚”的那種真正貼心的快樂!
——其實,我們平常的生活里是可以很自然地彼此心靈常相聚的,但我們卻沒有真正敞開自己的心門,所以,我們常常不經意之中疏遠和失去了那些東西,那些其實很容易得到和感受到的激動、感動與溫暖!
至親至疏
幾年前,剛認識女友的時候,我們無話不談。那時的我們,談的最多的便是工作里的煩惱和生活的期望。最近兩年來,工作的壓力更大,生活的美好希望更多了,而我們一起共敘煩惱與期望的時候卻更少了。我過多把自己喜怒哀樂壓縮在了自己的空間,一味只是說“不想談那些,只想睡覺”。女友每當見我不開心之時便想著為我分擔一些憂愁,想幫助我釋放放一些,因為在我身邊,她是最親近之人……
女友會偶爾問我:“你現在為什么不愿意我和聊這些了呢?我們應該無話不談才是呀!我現在是你最親近的人,你可以說給我聽呀!”
“因為怕你太擔心嗎!因為說了也沒用所以不想說嗎!”我有時候會這么回答她,甚至有時都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她。后來,他很少再主動問我工作與老家的那些事情了,莫名之中我們原本非常親密的感情里似乎滋生出了一份生疏。
其實,我心里清楚,那是因為自己太要強了,自己太封閉自己的內心了!因為封閉了心門,最親近你的人當然會感覺到疑惑與疏遠……
我們大部分年輕人的心里頭免不了都有一種“要出人頭地展現與昔日之人的面前”的意識思維,而這種意識幾乎可以說是年輕人都會經歷的一種思想潛意識——至少我感覺自己就是這樣的,身邊的同齡人,比如同學、親戚里的同輩兄弟里頭少有不是這樣的!于是乎,曾經最親近的同窗、好友,最親近的親人們也在某些莫名的潛意識里變得有意疏遠了……
人,常在不知不覺之中為五斗米而冷卻了自己那顆親善與人、彼此親善的熱血之心,而因此讓身邊的親人、朋友們,常常會彼此間感受到了莫名的由親至疏的冷落感,這種變化感隨著日復一日的增強,最后形成了我們生活在繁華城市世界中的那份特有孤獨與自我隔離!
經歷過許多事情后,我漸漸體會到:隨著我們年齡的不斷增長,隨著我們的內心漸漸的能夠坦然面對一切現實境遇,我們越來越懂得敞開自己的心扉,去平常心共敘我們相似青春軌跡里的那些哀樂愁苦…… 我想,很多人都如我這般一樣吧!
有些遙遠是我們心里造成的,我們也可以將它再拉近的。
有些親疏也是我們不經意間積累形成的。
我們發(fā)現遙遠與生疏之后,我們卻麻木的不知道要去拉近與親近它……
——慶幸,經歷挫折后的今天,在切身感受到這些遠近和親疏后,我明白了自己該去做些什么了!
這個周末,如果不用外出辦事的話,我想去出去和兄弟吃個飯,好好談談彼此的愁苦、彼此的想法;我想去同學家里坐一坐,順便蹭頓酒飯,享受一下同窗們在異鄉(xiāng)之地難得一聚的快樂;我還想要和女朋友一起騎車出去好好放放風,看看深圳的繁華與美麗……
今夜,我忽然很想問一聲——
兄弟,工作、生活可安好?
同學,你在他鄉(xiāng)還好嗎?
朋友,你今天過得怎么樣?
2009年10月15日凌晨1點于深圳 至近至遠東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親至疏夫妻。
此為唐代才女李冶《八至》詩。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小波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