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進 橘 子 洲
湖南長沙的橘子洲,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從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這首詞中才知道的。詞中的“-----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好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兒時的我對橘子洲就有一種莫名的憧憬和向往。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guī)状蔚介L沙,在湘江邊近距離地感受她的芳容。在我的印象中,橘子洲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美。站在湘江邊看橘子洲,它像一條長長的飄帶臥在湘江中,將湘江一分為二。島上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稀稀拉拉的建筑掩映在綠樹叢中。若不是偉人的一首《沁園春、長沙》,恐怕沒有幾人去光顧那里。但偉人的一首《沁園春、長沙》使這個寂靜的小島名聲大振,無數(shù)的國內(nèi)外游客慕名而來,橘子洲成了湖南旅游的一張名片。
近年來,湖南省人民政府為了打造紅色旅游這張名片,加大了對橘子洲的改造、宣傳力度,并花巨資在橘子洲頭塑了一尊少年毛澤東的頭像,再現(xiàn)了少年毛澤東當年在長沙求學期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偉大氣魄和胸襟。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齊聚長沙,中餐后,耐不住寂寞的我們提出到橘子洲去看看。于是我們一家八口乘車去了橘子洲。車到湘江邊,我們徒步走過湘江大橋。從橋上俯瞰湘江,浩淼的湘江不時有幾艘漁船在江中駛過,往日百舸爭流的場景已經(jīng)成為歷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繁榮,現(xiàn)在已有幾座大橋橫跨在湘江兩岸。穿梭的汽車取代了昔日的渡船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工具,偶爾也能看到貨輪和游輪駛過湘江。湘江兩岸的風光帶給美麗的湘江鑲上一條綠色的裙帶,成為人們休閑游玩的絕好出處。
從湘江大橋下來進入橘子洲,好像進入一個生態(tài)公園。這里到處是綠地,綠地上栽種著各種供游人觀賞的花木,高大的喬木點綴在綠地上。園內(nèi)有鵝卵石鋪設的小路,曲徑通幽,阡陌交通。園里還有池沼,池沼里養(yǎng)著各種供游人觀賞的魚。這些游魚真的是和人類和諧相處,它們根本不怕人,你只要買上一包飼料站在岸邊,這些魚就都會張大嘴巴圍著你轉(zhuǎn)。這時你只要撒上幾顆飼料,這些魚就會感激的看著你,那神態(tài)真逗人喜愛。池中的魚大的重約2—3斤,顏色也很有變化。有紅色的,也有白色的、還有花色的、青色的----品種之多,數(shù)量之多,使我們這些孤陋寡聞的人看得流連忘返。
離開池塘往前走不遠,就是規(guī)劃好的一片橘園,看得出大多數(shù)桔樹是才移栽不久的,沒有郁郁蔥蔥的枝葉,只有幾顆桔樹稀稀拉拉地掛著些果實。再往前分別是梅園、竹園等。竹園里有各種各樣、形態(tài)各異的竹子。從對岸看橘子洲似乎不大,但妻子和媳婦走的很累。我們邊走邊等,連哄帶拖騙著她們往前走。因為我們是沖著毛澤東的那尊塑像來的。在離塑像前不遠,有一巨石,上面雕刻著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的壯麗詩篇,那俊逸飄灑的草體書法多像那束縛不羈的少年毛澤東。我們可以想象出當年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期間,常常和他的同學在橘子洲談論國事,面對山河破碎的舊中國,發(fā)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吶喊。當年“揮斥方遒,指點江上,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偉人已經(jīng)離我們遠去,我們想追尋偉人當年的足跡,聆聽偉人那氣吞山河的聲音。但湘江嗚咽,似在訴說當年那悲壯的一幕-----
我們在石刻前駐足了一會兒,繼續(xù)往前走,前面不遠處有一座高大的石山,白色的花崗石似乎在告訴我們前面就是毛澤東的巨幅石雕,我們大家一時來了精神,加快步伐往前走。走近一看,在一座巨大的花崗巖上面,雕刻著少年毛澤東的巨幅頭像。雕像上的毛澤東微側(cè)著頭凝神遠眺,那緊鎖的眉頭似乎在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著想。晚風吹拂著他的頭發(fā),但他昂然挺立,傲視群雄,有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我真的佩服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造。這么多的石頭,這么逼真的造型,真是惟妙惟肖,嘆為觀止??!我們?nèi)胰撕芟朐诿飨裣袂罢諒埡嫌啊5莵頃r忘了帶相機,照相館也沒有人,所以非常遺憾??吹狡渌挠慰统扇航Y(jié)隊地爭相留影或合影,我們心里不免有些惋惜。好在兒女們安慰說,我們下次再來好好地玩一次。
離開塑像往回趕,大家都有點累,于是我們乘車回到起點。夕陽西下,我們帶著高興,帶著滿足乘車回到了住處。橘子洲,我心中的夢,我會再來的。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劉愛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