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我在同學QQ群里面說《春眠》這首詩有問題,同學們對我的觀點表示極力反對,認為我喝了酒,其實我不喝酒三十多年了,我是認真的。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以我個人的經(jīng)歷,春天來了,我最喜歡睡覺。如果誰要問我春天來了,什么東西最重要,那么我會不加思索地回答:睡覺最重要。陽春三月,氣溫回升,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是人最困乏的季節(jié),這樣的季度最適合打瞌睡。
作者寫《春眠》應該表達的是春天來了睡意濃濃,睡不醒,好想睡??勺髡哂悬c反常,在春天來了,睡眠如此之多、之重的季節(jié)里,竟還一大早在聽鳥鳴,還去關(guān)心昨晚刮風下雨,把花淋落了多少?我真不知作者在柔情綿綿的春天里究竟有幾分睡意。
按照現(xiàn)代人對《春眠》的解釋,《春眠》是一首很好的詩:春天來了,早上不知不覺的醒來,到處可以聽到鳥鳴;昨晚刮風下雨了,不知道外面的花兒落了多少?
從現(xiàn)代人對《春眠》的釋義里,我感覺不到這首詩和睡覺有多大的關(guān)系,在睡意濃濃的春天里,作者孟浩然究竟是想睡還是不想睡呢?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去推論,晚上刮風下雨,他也知道了,一大早醒來,還知道到處有鳥叫,又馬上關(guān)心起花兒落了多少,無影中表達出作者多半是沒有多少睡意。既然沒有多少睡意,為何又要用“春眠”作標題呢?
這首詩的表達手法也有問題,采用主觀意識,犯了客觀上的錯誤。
“處處聞啼鳥”里面就有兩個錯誤。作者一覺睡醒,是躺在床上,還沒有去過其它的地方,不存在到處可以聽到鳥鳴的客觀事實,作者最多是“床上聞啼鳥”或者是“屋內(nèi)聞啼鳥”,除非作者在夢游,去了很多地方,都聽到了鳥叫。另一個客觀錯誤是“聞”與“啼鳥”不相搭配,盡管現(xiàn)代人將“啼鳥”說成鳥叫,我還是認為古代的“啼鳥”是“啼唱的鳥兒”,既然是“啼唱的鳥兒”,就不能用“聞”,就只能看。要知道我們所聽到的是聲音,看到的是實物。
總之《春眠》這首詩所表達不是“眠”,而是“不眠”,作者關(guān)心太多,陶醉春天的美景良辰。夜深了,也沒有睡意,還在聽風雨聲,心怕把心中那副美景破壞了。清晨一醒來,就關(guān)心花兒究竟落了多少,會不會是花落一地或者是落花繽紛,更有一番美景在心頭?這是作者對春天美景摯愛的自然表現(xiàn)與真誠流露。
既然是不眠,作者要表達的是對春天良辰美景的熱愛與陶醉,那么將《春眠》作標題與詩意就不太相吻合了。筆者認為將《春眠》改為《春晨》較為適宜。
春晨
春晨不覺曉,處處似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要是作者非要寫《春眠》的話,那就只有把詩改了。
春眠
春眠不知曉,鳥啼聞不到;
雷雨驚不醒,不問花落了。
文章這樣一改,就與標題十分貼切了。春天來了,睡意濃濃,天亮了也不知道,外面鳥兒歡樂的歌唱聲也聽不到;昨晚轟轟的春雷,沙沙的雨聲也沒有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就是只想睡,也不去關(guān)心昨晚的春雨把繽紛的花兒淋落了多少。如果作者改成這樣了,那后人一定是更加贊口不絕:你看,作者在詩中用了四個“不”字來表達春天的睡意,真是寫絕了!
當然,要是改了之后不押韻,或者是平仄對不上,那只有寫成現(xiàn)代詩了。
春眠
春夜里,好困,好想睡,
不知道天已明。
睡意太濃,
聽不到屋外歡樂的鳥鳴。
陣陣春雷,嘩嘩雨聲,
沒有把我驚醒。
萬紫千紅的花兒落滿一地,
又是一個良辰美景。
可睡意還是沉沉,
不去倚窗留戀春晨。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大執(zhí)無覺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