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孩子你慢慢來》
寒假如期而至,假期兒子的作業(yè)中,有一道題是陪孩子一起讀書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一書并寫讀書心得。
在這個電子產(chǎn)品泛濫的時代里,如果不是老師布置要陪孩子一起閱讀,估計大部分父母樂衷于電子閱讀,而我也免不了自我檢討一番,確實陪孩子染墨的時間少之又少。又或是走馬觀花式的翻閱。未嘗文中味,何來字中情與感呢?
懷著一份完成作業(yè)式的心態(tài)和孩子們一起靜坐于圖書館,索書,于窗明幾凈的書館中細細品讀龍女士的《孩子你慢慢來》“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街上,望著這個眼晴清亮的小孩子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看到這段,不由的沉思。是的,作為一個游客,都愿意用上一輩子的時間等,等待一個孩子,讓他從從容容的,嫻熟的將蝴蝶好扎好,收獲那束漂亮的花,收獲那份成長,探索后的成果。這是一種包容,一種寬待,同時也是一份時間上的付出與收獲!孩子你慢慢來,慢慢地來……
“ 生之而育不正,養(yǎng)之而靈不純,生得了兒,育不好女,人生敗筆之一。好女榮三代,好女育英才?;蛟S面壁也思不了過,紅得了櫻桃,卻綠不了芭蕉。2014年開學第一課時,自己寫的心得,而今時過二年,孩子在慢慢長大,而我的教育觀點卻未能更新,捫心自問,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缺少的是一份耐心,一份包容。一種平常心的等于待。
2016年下半年兒子小升初于光高就讀,進入住校模式,開啟他人生的半獨立式的生活。每周臨行時重復后又重復,啰嗦后又啰嗦。用自己特有的或者不被孩子所接受的方式叮囑孩子.或許,我們在潛意識里真的希望孩子更優(yōu)秀,希望他更陽光,更強大,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希望他到處受歡迎。那是自己長成后的不完美,才力求他更完美。那是自己長成后所面臨更大的壓力后才施加給孩子成長中的壓力。于左說是一種偉大的希望,一種賦于下一代的所謂的正能量,于右又是一種很自每私的表現(xiàn)。但是我們同時亦忘記了,孩子才是那個自己生命的主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正所謂相同的年齡不同的花季,一切進步與領(lǐng)悟的時間長短不同,看了《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領(lǐng)悟父母應該學會寬容與等待,等待生命里程里的萌芽到開枝散葉到綠綠蔥蔥。這個過程需要長輩,父母,師長,朋友溫柔的堅持與對待。
那日,陳老師致電給我說:肖媽媽,你明天有時間來學校一趟,你的孩子與室友發(fā)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導致孩子們相互排擠,從而上升到打架……同時也約好其他二位家長一同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是特別的自己,包括師長與家長及成長中的孩子們?;蚨嗷蛏倜總€人身上有閃光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陳老師與王老師耐心的陳述孩子在校發(fā)生不愉快事情的經(jīng)過后家長們也對各自的孩子進行了教育,生活與成長需要溝通理解與相互包容,孩子們之所以會不愉快,確實是因為小事情矛盾化,一些生活細節(jié)不到位,加上青春期孩子判逆化,孩子們就相互掐起來。平日與陳老師溝通說你家孩子有那種拒絕長大的味道兒,但又對新生事物懷踹好奇,有時也會不注意時間場合地問與說一些奇葩東西。說好聽點是不太會察言觀色……萬幸老師像鄰家大哥哥一樣引導孩子,溫柔以待孩子成長。今日借寫讀后感之機向孩子成長路上相伴相隨的老師們說句感謝!
自認為不是個合格的母親,求學時我給老師的印象也是有點小任性,當時的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老師眼中小任性的學生呢?感覺那時候我非得那樣做才是真實的自己,將我所想所感如實告人我就錯了嗎,我就任性了嗎?如今人到中年,再與恩師溝通時老師說當年你的小任性在老師眼里是缺點,但同時也是優(yōu)點。人到中年為人妻為人母,為社會自然人后才知當年那些性格上面的棱與角確確實實存在不妥之處。二個孩子身上的所謂不聽話,所謂任性之處,就好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孩子你慢慢來”是一份關(guān)懷,一種安慰,一份寬容,更是給孩子黑暗與迷茫中的一種安全感。孩子的不懂事,調(diào)皮,異想天開,自以為是。在成年人眼中好像放大了很多倍一樣,感覺他們有些迫切,有些急于求成,如多次教導無果后,大人們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之感。于是做父母的失去耐心,變得浮躁不安,很難靜下來說一句孩子你慢慢來,輕則冷言相待,重則出現(xiàn)家暴,甚至有些父母親會歇嘶底里失去理性,感覺自己的孩子無一長處。反思,每個人都是在成長,弱弱的問問所有老師及家長們,你們對自己的過去滿意嗎?如果用撕裂式成長來形容,成長真的是個苦過程;或多或少,我也不滿意我今天的自己,或許我的父母也不喜歡今天的我。就身處中年的我來說,迷茫時,遇挫折時也好希望我的長輩能溫柔以待的對我說聲: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借用一句網(wǎng)絡紅語:我有故事,你有酒嗎?每個人的成長都是有故事的。人生就是為了一個結(jié)果而在享受整個追求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做寫故事。就2月4號21點陪兒子看此書的空當間,一不留神女兒貓走了手機,在流覽她喜歡的網(wǎng)絡小說,而且是躲在被子里看的那種。五年級的孩子,不是不讓她接觸文字。而且我滿身歡喜的,只要有多余的時間都會帶他們泡圖書館,但是用手機偷看網(wǎng)絡小說,這點我真的不能容忍。自從得知女兒的視力下降得非??熘?,為母的我好像一個天大的心里壓力一樣,天天防著她玩手機玩電腦等一切電子產(chǎn)品。換在以前,今晚女兒肯定會遭受皮肉之苦?;蛟S是因為看了這本書后,我改變了教育的方式,語重心長的問女兒“孩子,你今天是做了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孩子,你是不是感覺與媽媽對著來你開心了,是不是討厭媽媽天天防著你看電視玩電腦了?無知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安于無知,你知道媽媽近視了辛苦嗎,夏天出汗戴眼鏡的苦媽媽說給你聽了嗎,你不也親眼看見了,哥哥近視了,你們一大幫兄弟姐妹是怎么嘲笑哥哥的嗎?依孩子以往的個性,會像頭犟牛一樣紅著,昂著頭恨恨的斜視我,但是今晚女兒慢慢的眼睛濕潤了;慢慢的眼淚流出來了;慢慢的淚水順著胖胖的臉轄吧噠吧噠往下掉,慢慢的也衣袖擦濕了;最后抽泣著說媽媽我錯了,我改……孩子啊,如果你改正這些缺點,陽光且健康的成長,這也是你成長路上的一個故事,也是媽媽育兒路上的一個故事。待你成長時,待母年老時,娘倆重溫一壺歲月的酒,共同回憶這個小小故事……又或者,任何的改變緣于一個不經(jīng)意間的舉動,于你于我于成長中的每個特別的你我他。
孩子你慢慢來,春天耕種,夏天長葉,秋天結(jié)果。孩子你慢慢來,成長需要時間,改變需要時間,如果可以,從今以后,我愿意做那個蝸牛媽媽,帶著二只笨而可愛的小蝸牛一起慢慢爬行……
2017/2/5 1:38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淺筆靜開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