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小王>
2001年初,小波入了社會經(jīng)過一番傲氣與驕傲的教訓(xùn)后,從一個IT公司的測試工程師淪為東莞石排一服裝玩具廠的“雜工的雜工”。
這幾個月的東莞打工歲月里,小波成了小王。
小王,時年不滿20歲,在包裝車間打雜,工友、組長、主管們常人前人后的叫“眼鏡”前“小王”后,小王也常得高聲應(yīng)答,然后背著、拖著那些衣服、玩具奔向各個角落,那種小王心里所謂“虎落平陽”的感受時不時在夜間常讓他深感凄涼、想落淚——雖然男兒有淚不輕彈……
然這群人里,有一個常叫小王“眼鏡”的四川人,小王的主管,卻常會不擺身份地和小王輕聲柔和相談或安排工作。休息之時,主管也會和他一起打籃球、聊天,有時還會調(diào)侃小王:“你這眼鏡書生到是也還不錯,字寫得好,籃球打得也不錯,好好吃吃苦頭鍛煉下自己,以后會有好前途的!
小王也?;卮鹨痪湎嗤脑挘骸捌鋵?,我什么都不算,我取掉眼鏡什么也不是,和市井土匪、浪蕩之人毫無兩樣……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后,主管便常常不經(jīng)意的或照顧、或嚴格于小王。小王吃了不少打工歲月里人人習以為常的成長苦頭,也因此漸漸真正成長于這個社會。
四個月后,小王因為認識到自己并不會喜歡也不想安逸于這樣的一份工作中,也更不會有“從此地爬起”之想法,在身上有了些許辛苦而來的積蓄后,他便和主管提出了辭職,主管想挽留小王,且隨口就說出:“你若能堅持做下去,很快會有所提升的。
小王回答主管:“我相信我能找到我的立足與真正發(fā)展的地方的!
主管略有所思后又說:“好,這才是真正的你嗎,你本來就不是這林子里的鳥,隨你自己去飛吧!但你要記?。翰灰酶唑\遠,要從零開始,要自強自立,不要太自以為是,知道嗎?
小王深深地點了下頭,并尊敬地遞給了主管一支小王當時難得買一回的“萬寶路”——因為主管是個好人,在小王眼里他算是個師傅!雖然主管只有初中文化,不擅言辭,生相毫無大富大貴和威嚴之相……
2001年5月21日,小王歷經(jīng)找工之坎坷艱辛,卻鐵心地找了份大型港資制造工廠的學徒雜工工作。
這工廠是生產(chǎn)自行車產(chǎn)品的,全是外銷產(chǎn)品,日本市場居多,款型和功能新穎,許多都是小王從未見識過的,與老百姓心里的自行車完全是天壤之別。小王在興趣之心的驅(qū)策下,決定投身此行當——從零開始學習真正踏實的本事,拋開那些所謂的不切于現(xiàn)實工作的琴棋書畫之技與學生時代的虛幻領(lǐng)導(dǎo)之能。
小王被安排在油漆車間,專業(yè)稱謂為“涂裝課”。
涂裝課每天都要定時更換自動靜電噴涂設(shè)備里的隔漆紙布和黃油,學徒雜工小王便是主要操手人,因為小王是“小嘍啰”。在這段小嘍啰的時日里,小王常滿身迷彩,體無完膚并臭味滿身,但他會偷偷地留心那大型自動噴涂設(shè)備的操作技工的操作,也會常羨慕他們的輕松自在與高工資。
在一段時日與工友的憑心相交之后,技工與前輩們漸漸地倒也樂意教這個戴著眼鏡的小王玩弄涂裝工藝了,而且常講解地比其他學徒更多更深。小王以前并不是煙民,那期間,小王雖囊中羞澀卻也常買些煙與工友、前輩們分享,一包煙下來自己是抽得少居多……
那段涂裝車間的歲月里,一個月要上半個月夜班。上夜班的日子里,晚上12點后,吃完廉價炒米粉或包子饅頭之類的宵夜后,小王便和其他工友或“干部”們一樣拉著拆散的紙箱紙皮席地而睡,這夜間中休約一到兩個小時,是不會到宿舍去睡的。
小王其實以前也算是個很愛干凈、注重儀表的虛榮之人(涉世未深之年輕人的通?。?jīng)此以后,他也習慣了許多斯文之人不習慣的生活與環(huán)境。席地而睡的時候,許多工友都喜歡和他這個怪“眼鏡”交心談東南西北之黃段子或大千世界的戰(zhàn)爭與和平,小王則最喜歡和他們談工廠打工的心得和技能之類的話題,于是便有了日以繼夜地工友之情,小王也有了“書生與土匪”的雙重打工仔特性。
幾個月后,小王因工友、保安、主管、廠長等人的多重推薦,轟動地成了涂裝車間的QC,其實只是個全檢QC。小王從此身上恢復(fù)了學生時代的干凈模樣,而且工作里常會做些“紙筆上的工作”,心里欣慰的很。其間有個小插曲是,小王因為是計算機專業(yè)科班出身,本有機會去辦公室做業(yè)務(wù)跟單員的,但他出奇地選擇了留在車間——這事也成了涂裝車間和整個工廠許多工友和辦公室人員的飯后小故事、小段子多番傳播……
小王做全檢QC不久后,進過技能學習的努力很快又升任為涂裝車間PQC巡檢。再其后,零件IQC、整車樣品QA、技術(shù)部技術(shù)員、QC班組長、QC副課長、組裝課臨時課長、QC課長兼職生技課長(算是外資企業(yè)真正的核心中層了)在兩年時間內(nèi)接踵而至……公司公告欄里的紅布告將小王的最后一次職務(wù)升遷異動貼出來后,小王曾經(jīng)大醉了一場,因為他破了公司成立十多年來的升遷記錄,他內(nèi)心的感受是那么的難以言喻,因為他為此而付出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這些職務(wù)和崗位的變遷雖然改變了小王的工作環(huán)境與待遇,但從未改變過小王的零開始、自強自立之心,因為他一直給自己向上、向前努力要更有所為的壓力!他也深深地感受到太多的東西要學……他從不趨炎附勢反而特別反感以權(quán)謀私利、欺弱怕強之輩,常會神經(jīng)地為某些底層工友或下屬的委屈拍某些所謂高管同輩或前輩桌子。小王的職業(yè)性格里頭,就事論事心和公正心是出了名的強,恭維的說法叫“正直”,厚黑的說叫“不大拐彎”。
兩年后,小王在董事長的一再挽留下離開了那家影響了他至今的職業(yè)生涯的公司,應(yīng)一知名臺資協(xié)力廠商的老板之請去了別的公司。
其后7年,小王在兩家公司做過很多職務(wù),品質(zhì)、技術(shù)、業(yè)務(wù)、生管、采購部門的主管工作做了個遍。小王這些工作里頭,常非常較勁認死理,也常能親歷而為但不失學會如何科學的管理,也吃盡了工廠里的苦頭,比如權(quán)謀爭斗和超時長的工作……
小王的下屬,下屬的下屬里頭,有許多是后輩——剛出門打工的小弟和小妹,也有許多曾經(jīng)的工友或師兄師姐,對于小王,工作時這些人都以職務(wù)相稱,而相處久了便習慣親切地都稱他為“小王”。小王的各級領(lǐng)導(dǎo)和老板也以此慣稱,只是這“小王”都是公司里僅有的,其它姓王的是很少這么稱呼的。小王有許多曾是自己上級的下級,雖然小王職務(wù)不斷變化,但彼此之間倒也很習慣“小王”前與“小王”后,因為心里頭都明白:那里面有某種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自知在里頭。
08年,小王回入行的那家公司去看望過一些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開門的老保安隊長一眼認出了小王,只是一聲熱情的高呼:小波啊,小王呀!你好久冒過來嘎啦!小王心里特別的激動了一回……
小王,生性嘴巴饞,貪吃,尤其鴨頭、烤肉之類的東西,因為他工作緣故常喝酒便漸漸愛上了喝酒。最早在工廠最底層打工時,小王常因虛榮心過強,極少去夜市和路邊攤吃東西,也極少買包子店里的“北方饅頭”,因為他常覺得那些東西有一種極強“吃飽了好去干活”的“底層”衰像情節(jié)。不想,在幾年的工廠磨礪后,小王后來成了工廠里、公司里少有的那種所謂白領(lǐng)、“年輕高薪的主管”常邀上一兩也是主管之人去夜市小攤吃五毛錢大餅、2快錢米粉之人,而且每次去大都有一群藍領(lǐng)、黑領(lǐng)、紅領(lǐng)或花臉的工友。小王那群人,常是夜市里的一道稀奇景象,一個戴眼鏡、穿白衣服的“斯文人”和一群“土匪強盜”們海吃海喝,“哥倆好啊,感情深呀”的劃拳聲吵得是旁邊一些別廠的斯文人都提前“離席”,估計都是被這“眼鏡土匪”和他的“草寇朋友”們嚇跑和折騰走的……
這些其實也都算是打工世界里常有的景象,就不多講了。
小王的7年自行車工廠打工史里,有許多的一線工友或下屬、辦公室幕僚或各層干部們至今還常會電話來往,這些電話聲里,常還是那句“小王”或“眼鏡”開頭……他們大都在小王的眼里和心里是兄妹是兄長,是共患難的工友,是同拼搏的同事,同命運的一體,更是小王的社會啟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