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和小麗末婚先孕,生下一個可愛的男寶寶。他倆的婚事,起初小王父母是堅決反對的,原因是,聽很多人說,小麗是個混混,愛打牌,愛跳舞。如今有了孫子,小王父母還是不同意他們的婚事。
小麗一怒之下,讓兒子跟自己姓,小王也不好多說。
一晃二年過去了,小王父母漸漸想通了,想到孫子都兩歲了,又是自家香火,小王又是王家唯一男丁,天大地大,承傳香火最大。于是,同意了這門婚事,并希望孫子改姓王。
小麗聽后,哈哈一笑說,天下哪有這么便利的事,你說改姓就改姓,我偏不改。
小王父母無奈,只得低聲下氣地說,只要同意改姓,什么條件都答應(yīng)。
小麗說,我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彩禮。
小王父母見事情有了轉(zhuǎn)機,高興地說,彩禮,給,應(yīng)該的。
又問,彩禮多少?
小麗伸出一根指頭。
小王父母忙點頭說,一萬,可以。我們馬上給你。
小麗笑笑:一萬,虧你們想得出來。是十萬,這是彩禮,還有寶寶是我父母帶到兩歲的,保姆費,一年一萬,二年二萬,總共是十二萬元,你們拿來吧。
小王父母頭皮一炸,天啦,十二萬,到哪里去找這筆錢?
沒辦法,只好向兒子施壓。
父親找到兒子說,無論如何,孩子得姓王。
小王無所謂,說姓張姓王有那么重要嗎?只要孩子是我的就行。
父親大怒,罵兒子忘了祖宗,不孝之子,斷了自家香火。
那你也是忘了祖宗,不孝之子。兒子反攻。
父親氣得吐血,兒子一語傷了他的要害。原本他姓李,是從李家抱養(yǎng)到王家的。
養(yǎng)父母無兒無女,無奈中抱養(yǎng)了他,把他當(dāng)親生兒子撫養(yǎng)。而今,雙親已故,如不留下香火,對不起養(yǎng)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念及至此,手指著兒子,哆嗦著說,你反天了,那件事與這件事哪能相提并論?你再胡言亂語,我打碎你的頭。
父子倆不歡而散。
小王對父親的想法是嗤之以鼻的,心想,那么多獨生子女,若干年后,不知有多少人斷了香火呢。管那么寬的事干嘛,還是自己活得舒服自在最重要。
但顧及父親的感受,他還是要做做小麗的工作。
晚上,對小麗說,小麗,你看這彩禮不要這么多行不行。
小麗說,不行,少一分都不行。
小王見她態(tài)度不好,只好作罷。
其實,小麗心里是在打著自己的算盤。她是獨生子女,常常聽到父親唉聲嘆氣地說,唉,斷香火了,張家斷香火了。
香火不香火的,她不關(guān)心,她想的是父親一次發(fā)脾氣說的一句話。
那次,父親幫她還了十多萬元賭債后氣憤地說,你再不改,我不要你了,我自己想辦法去生一個,生個男孩,傳承我的家業(yè)。
父親的話,深深地刺激了她。想到現(xiàn)在科技的發(fā)達(dá),父親年齡雖然近六十,但要去做,還是能達(dá)到目的的。
為了避免可能發(fā)生的事,小麗讓兒子姓張,父親應(yīng)該高興了吧。應(yīng)該斷了那個念頭了吧。
小麗父親心中有一根抜不出的刺,那根刺就是自己沒有兒子,斷了香火。小麗又不聽話,經(jīng)常出沒娛樂場所,茶館,想想自己掙下這么大一個家業(yè),將來就要敗在女兒手里,不禁痛心疾首。
有時靜下來一想,去做試管嬰兒,做一個兒子,但老婆已絕經(jīng)多年,不可能啦,又想去代孕公司與別人做一個,但老婆女兒絕對要吵翻天。左思右想,最后一聲長嘆做了了結(jié)。
香火呀,香火,小麗父親長嘆之后又陷入沉思。
天可憐見,如今小麗一下子轉(zhuǎn)了性,不僅聽話了許多,又讓孩子姓張,他高興得不得了,人好像年輕了十多歲,每天搶著抱孫孫,帶孫孫玩,樂癲了。
小麗是鐵了心不改姓的,要彩禮只是一個借口,即使小王家拿來了十二萬,她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主意。
望著可愛的兒子,她心里有種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小王。但有什么辦法,總不能直白地告訴他吧,那樣,天會塌下來。
文/大海
圖/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