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新 筆者的印象中,剪紙是能干媳婦、巧手姑娘的事。特別是在農(nóng)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然而,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剪紙人,是一個粗眉大眼,身材壯實的中年男人——洞口縣高沙鎮(zhèn)洪茂小學的美術教師鐘躍紅。 2016年10月28日,筆者應邀參加了洞口縣首屆宗祠文化旅游節(jié)開幕活動?;顒咏Y(jié)束后,我們驅(qū)車來到了高沙文史博物館所在地曾八支祠。邁進曾八支祠大門,往左拐,便來到第一個展廳:鐘藝剪紙藝術展。筆者立即被那160多幅紅紅的剪紙吸引住了。雖說中國的祠堂大同小異,鐘藝剪刀下的祠堂卻各具特色:綠樹掩映中的金塘楊氏宗祠高大威武,面臨平溪后依高山的鐘元帥廟風光旖旎,“嶺上石牛不計年,鐘靈毓秀是牛眠”的譚氏宗祠風光奇特,氣勢恢宏,“一水天上來,千峰玉屏開”的廖氏宗祠重檐飛角,寶瓶插天,“萬里雪峰開畫屏,千秋鳧塘泛清波”的黃氏宗祠樸素大方……14幅宗祠剪紙異彩紛呈,觀賞者不住地贊嘆。 “鐘藝”就是鐘躍紅,1959年出生于洞口縣黃橋鎮(zhèn)一個教師家庭,從小就喜歡看小人書。時間一久,他愈來愈崇拜畫畫的人,寥寥幾筆就把一個個人物畫得活靈活現(xiàn),把一個個場面畫得精彩紛呈?!伴L大后我一定要成為畫家!”為了實現(xiàn)這偉大的理想,他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毛遂自薦承包班上黑板報的繪畫任務,直到高中畢業(yè)。1978年他報名參軍,部隊服役的3年中,他一直堅持畫畫,出黑板報,為連隊的小報繪插圖。1981年退伍后本來可以在縣委工作,可出于對繪畫的愛好,他在黃橋鎮(zhèn)小學做了一名美術教師。業(yè)余時,他就畫國畫、水彩畫,但一直掌握不到畫畫的要領,難以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來。1996年的一天,他到新華書店買書,無意中看到一本《中國民間剪紙》,那統(tǒng)一的色彩、簡潔的設計,就能把人物剪活,把場景剪靈。他頓時喜歡上了剪紙。他從縣城書店購買了十多種有關剪紙藝術的書籍,訂了幾份相關的報刊,潛心研究,著意體會,小心翼翼地模仿,為了剪好一個圖,通常要做很多準備。為了豐富素材,他到洞口縣各地采風、攝影,收集素材,再根據(jù)照片繪畫、剪紙。慢慢地,他掌握了剪紙的要領:繪、剪、貼逐漸上手,剪出來的作品越來越精彩了。 2008年春節(jié),他在湖南大學就讀的一個學生來看望老師,發(fā)現(xiàn)老師的剪紙作品非常精彩,就請他挑選幾幅帶給導師看。開學后不久,學生便告訴他一個好消息:“我的老師,湖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陳飛虎先生非常欣賞您的作品,老師說您可以舉辦一次作品展覽了!”于是便有了他2008年6月在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展覽廳舉辦的第一次作品展,他精選了98幅作品展覽,展期7天,觀展人數(shù)超過3萬人次,作品獲得了專家的首肯和專業(yè)人士收藏,展覽取得了成功。從此,他的作品接連在國家、省級展覽中展出,獲得過金、銀、銅獎,代表作有《戰(zhàn)爭的鑒定》《豐功偉績》《勝利日》《苗寨豐歌》《齊白石與蝦》《抗日名將風采錄》等。2015年,他被省政府授予“湖南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為了《天下宗祠洞口行》展覽,他歷時兩個月深入洞口、武岡、隆回鄉(xiāng)下收集素材,精心設計,剪出了14幅宗祠的風貌圖……以新穎的構(gòu)圖,細膩的手法,再現(xiàn)了當?shù)刈陟舻娘L貌,讓參觀者由衷地贊嘆他剪紙技藝的精湛,藝術表現(xiàn)力的獨到。 鐘躍紅說:幾十年孜孜以求難圓畫家夢,想不到竟是一把剪刀剪出了新天地,圓了他的畫家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