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文化交流是日甚了,而我們,畢竟又還是一個喜歡舶來或者說是有容的民族。所以,自從丑陋被美國人縫成了帽子戴在了頭上之后,不久,臺灣的柏楊,就把它拿了回來,戴在了國人的頭上。許是有人覺得這頂帽子太寬泛,怕一陣風(fēng)來,吹落去別家似的,于是,就有頗富勤進和責(zé)任的武岡人,趕緊的剪裁加工,終于,把這頂帽子搶了過來,戴到了武岡的頭上。
看來,我們?nèi)w丑陋的武岡人,得好好激頌他們的武功了。但是,我卻在這里要說的是,且慢,先把這頂帽子好生端詳!
“武岡人好吃而不講究穿,武岡人重其內(nèi)而不重其表,武岡人不夠勤力且很散漫。武岡人缺乏凝聚力和繼承性,只有無窮爭斗,早就把一切破壞完了,內(nèi)耗完了,玩完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了一大跳,細細思之,確實頗費一番心血,剪來了幾塊好材料。不過總是覺得很眼熟,所以不得不對對他的原版:——“懶”、“臟”、“亂”、“吵”、“窩里斗”、“不能團結(jié)” ”、“死不認錯”,這是柏楊先生在支持“我們的丑陋來自于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的丑陋”的觀點時所羅列之國人之陋了。無需戴上眼鏡,可以看出,和國人之共丑相較,武岡之丑卻還少了“亂”和”吵”和“死不認錯”三塊材料。難道是那位裁縫想當(dāng)然的認為,武岡的帽子要做得比全國???還是我們武岡之民性較之于國民,確還有其可取之處?這個,就還得需進一步討教了。
說到我們武岡人好吃,需要糾正的是,應(yīng)該說我們武岡人會吃,單就說那血漿鴨,雖沒有九九八十一難的不易,但也確實頗費功夫。但是,這不正是我們武岡菜之精到之處?不正充分的說明了,我們武岡人是講究和品味生活的么?不知道個別的武岡人,為什么就看不到這一點。難道因為外人不能接受,就偏得說成是我們武岡人好吃?如此說來,大凡外國人難以接受漢語,就得說成是我們中國人口吃了罷!
“武岡人不講究穿,重其內(nèi)而不重其表?!眴韬?!真不知是從何說起!武岡服裝店和理發(fā)店、化妝品店、美容店、橉次櫛比,按照這種說法,生存狀況理當(dāng)堪憂。如果能夠勉力支持,一定是那些少數(shù)的武岡人,采取囤積的方式,采取一日三顧的方式,采取以石灰涂墻的方式,動員他們的親戚朋友,使那些店鋪得以生存,如此,為了武岡的經(jīng)濟,真的要感謝你們得很!
“武岡男子少有俊朗清健者,還帶點匪氣,多任俠使性而無豁達大氣;女子也鮮有好的身材和肌膚,幾乎千篇一律一黃臉婆形象,也無有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裝?!弊硬宦劇案呱匠雒廊耍皆鰸h子”乎?不知筆者有沒有將武岡人和外地人細細比過,但即便是天生之丑,也應(yīng)不會是是此處強施刀割斧劈的理由。至于說帶點匪氣和黃臉婆的形象,不知是不是要跟那些精致的上海人、大氣的北京人、或者是富裕的廣州人比;要不就是去跟那些都市情感劇場里面的男男女女比吧,如果是這樣,那真的要佩服作者的眼光的獨到。至于說到地方特色的民族服裝,我想,漢族人的民族服裝,大抵就是漢服吧,在現(xiàn)實生活里面,我竟還真的就沒有見到過。實在慚愧得很!
“一鄉(xiāng)一里總有些游手好閑之徒,而城里更是集大成……。有相當(dāng)一部分人也不愿外出自謀生路……?!彼浴拔鋵瞬粔蚯诹η液苌⒙?。”但是, “總有些”和“一部分”,究竟多少?難不成就因為區(qū)區(qū)的“總有些”和“一部分”,就把“不夠勤力且很散漫”甚至于“丑陋”的帽子,扣到了百萬武岡人民頭上。我所知道的,武岡萬千勞工,正奮斗在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而武岡的豆腐大軍,幾乎遍及江南所有的城鎮(zhèn);甚至于武岡農(nóng)村那些老人,為了支持子女外出打工掙錢,年事已高卻仍勞作在田間地頭,膝邊還拖著蒙昧之中的幼孫。對于這些,我不知作者為什么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為什么要選擇性的失憶和失明。
是的,武岡人是有沒有出過什么大人物,大企業(yè),大家族,武岡人也是有一點窩里斗,是有一點缺乏凝聚力。但是一個地方的人的成功與否和民風(fēng),要放在那個地方的生產(chǎn)力發(fā)展?fàn)顩r和他的地理條件的座標上面去考量。武岡的地理位置,正如作者所承認的:“四面環(huán)山,地形封閉,歷來是黔巫之地?!倍鋵慕?jīng)濟,實際上只是處于一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向工業(yè)經(jīng)濟過渡的前期,而農(nóng)村還處于一個手工農(nóng)業(yè)向機械化農(nóng)業(yè)過渡的初期。也就是說我們武岡經(jīng)濟很落后,交通也相當(dāng)閉塞,在這樣的情況中,在現(xiàn)代中國激烈振蕩的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當(dāng)然難以產(chǎn)生大企業(yè)、大人物、大家族。
至于所說的凝聚力,我想,只要是農(nóng)村出身的人,印象就會很深刻,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及之前,鄰居或者妯娌之間,為了墻頭地角,甚至就是一粒黃豆兩顆芝麻,三天兩頭斗得你死我活罵聲震天。而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這些情況有了明顯的改觀。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倉稟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辈恢阌袥]聽過。有理由相信,隨著經(jīng)濟的富足,這種窩里斗的現(xiàn)象會慢慢的消失。武岡人民的精神面貌也會為之一新。
如果忽視了一個地方的歷史和地理及經(jīng)濟方面的因素,單純將一個地方的民風(fēng)中落后的東西挑出來,去指責(zé)那一個地方的人“丑陋”。這不是嚴謹?shù)淖黠L(fēng),也不是公正的態(tài)度。如果一定要這樣,那么不如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們的老祖宗最卑劣、最丑陋,守著好好的如畫江山,偏偏拼命的你爭我奪。
誠然,武岡的民風(fēng)會有丑的一面,但是好的一面絕對是主流。要用唯物史觀的兩點論和矛盾論來正確看待和處理這樣的一些問題,而不是草率和武斷的把一頂“丑陋”的帽子扣在頭上了事。不知道你在裁剪和加冠的時候,是因為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所以只有上綱上線,以警示世人?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還真的要謝謝你,我也寧愿相信如此。但遺憾的事,從字里行間,卻流露出了世人皆濁我獨清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
是的,穿上西裝打上領(lǐng)結(jié),獨坐在玻璃窗前面,細細的品著清茗,確實容易讓人滋生一種與眾不同的虛無的清高。但是我卻認為,建設(shè)美好武岡,需要的人只有兩種,一是那種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累了也許會打打麻將上上網(wǎng)的如我這般“小人”,還有一種,就是“先武岡之憂而憂,后武岡之樂而樂”的古代小娘子口中的“官人”!而絕大多數(shù)的武岡人不正如此么?
孔子云:“何陋之有?”斗膽借圣人斯言,在此做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