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衛(wèi)生衣褲”。知道的人,要歸到六、七十年代以前的人了?,F(xiàn)在的人只知道保暖衣褲。
記得一九八四年,我家可謂大改觀了。那一年,我走上了工作崗位;爸爸工資改革,一個月加了30幾元,還從元月開始補;妹妹考上了武岡師范。責任田的油菜收了600多斤,母豬一次下仔12個,而且個個長勢喜人,也都買了好價錢。哈哈哈,豐收的一年。按母親的說法:那一年,我家走大運。
賣了豬仔,賣了油菜籽,爸爸領到補足的錢,有一千多塊呀。這對于我們家來說,在當時,可是個天文數(shù)字。母親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們一家人每人添一身衛(wèi)生衣褲,于是,我們來到了稠樹塘供銷社,一次買了六身,全棉的(呵呵呵,當時只有棉的),里面有絨,厚厚。看著就覺得好暖和。還剩一些錢,母親把供銷社的絨毯,看了又看,愛不釋手。爸爸說:“買上吧”。母親看看手里捏得發(fā)汗的錢,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后,我說:“還是買上,你們蓋的被子很不暖和了”。看著母親下了很大的決心,好像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一樣,買了這床絨毯。
一家人,在稠樹塘供銷社呆了一天,太陽偏西才提著大包小包回了家。大家都累了,但心里很高興。因為從這一年起,我們就結束了冬天只有一條褲子穿的時代。因為從這一年,我們也可以在雪地里大膽的行走了……
這身衛(wèi)生衣褲,現(xiàn)在早就褪色了,但我還是保留著,舍不得丟棄??吹剿?,就會想起當年。那是一個美好的回憶?,F(xiàn)在的南極絨、北極棉,幾百上千一套的保暖衣褲,穿起來是暖和,但不及當年的“衛(wèi)生衣褲”的暖和。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冰島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