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11星期二(Tuesday)小雨
屈指一數(shù),我來到成都已經(jīng)七年了。七年時間,我最燦爛的青春年華,就拋灑在這樣一個溫柔的城市中。是的,若讓我用一個詞語形容成都,我會選擇“溫柔”二字。溫柔,不僅僅包含著我初入成都對隨處可見的街邊垂柳的嬌柔感觀,還在于成都氣候的溫潤,成都人性格的溫厚等等。這一切,讓我想起“溫柔富貴鄉(xiāng)”這個詞,成都或者稱不上多么富貴,但是“溫柔”二字,我想是可以稱道的。
還記得七年前的那個夜晚,我?guī)е鴿M身鄉(xiāng)村女孩的質(zhì)樸氣息,抵達燈火闌珊的成都,隨著校車來到了我的大學(xué)。初入都市的那份驚喜與遺憾,還歷歷在目:高樓大廈、寬闊而干凈的街道、井然有序的交通,街道兩旁的垂柳、學(xué)校的鏡湖和棕櫚,還有學(xué)長們的熱情,這一切都讓我感到驚奇而欣喜,然而,那成日里不見陽光不見藍天白云也少有風雨的低沉沉的天,卻讓我感覺煩悶與遺憾。
但是,時日久了,便也習慣了這一切,且慢慢地愛上了這個城市。那冬不嚴寒夏不酷熱的氣候,那大街小巷的美食,那一口溫柔綿軟的成都話,都讓我留戀,以至于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毅然選擇留在了這個城市。
1、休閑成都
成都人喜歡休閑,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茶館就說明了這一點。工作完畢,邀上幾位好友,跑到茶館,慢慢悠悠地喝茶,慢慢悠悠地聊天,或者慢慢悠悠地搓幾把麻將,時間就那么閑適地流走。
對成都人來說,工作之余的休閑,與工作同等重要。每每臨近周五,大伙便討論著周末去往何處去。春日看龍泉的桃花,夏日看荷塘月色之蓮花,秋天則去往三圣鄉(xiāng)看菊花,到了冬天,就去幸福梅林,看那大片大片繽紛燦爛的梅花。曾有外地人在成都人的帶領(lǐng)下,去龍泉看了一天桃花回來,其人很是不解:“這片桃花有什么好看的,我們那的桃花比這開得更艷,卻沒人想到特意去看”。其實,他不知道,看桃花只是成都人的借口而已,所謂“釣翁之意不在魚”,成都人并不在意桃花開得荼靡還是頹敗,更多的是想享受一下悠游的時光,從城市里走出來,透個氣而已。
成都人并不過份追求金錢,更多地是追求一種安逸享樂的生活。富裕者與貧窮者,都能很好地生活在成都,這里是富裕者的天堂,卻并非貧窮者的地獄。衣服方面,頂尖名牌與便宜且精巧的服飾皆存;食物方面,高級餐館與價廉物美的小吃共有。所以貧窮的人們,依然可以有眾多選擇,能吃好也能穿好。
而小富為安的人們,則可以追求符合他們條件的高品質(zhì)生活。成都私家車擁有量排行全國第三,然而在事實上,成都街頭的好車并不多,而奧拓之類的低價位車輛占了很大比例。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成都人的消費理念,追求經(jīng)濟實惠,不做消費能力以外的長遠打算。而擁有這么一輛車,也往往是以休閑玩樂為目的的——周末了,開車載上一家人,或是三兩好友,去某某地方看某某山某某水某某花去——這樣的日子,著實逍遙呀。
有一古訓(xùn)云:“少不入川”,就是告誡人們,四川人安逸休閑的品性,會磨滅一個少年奮發(fā)向上的意志,使人變得貪圖安樂,易于滿足現(xiàn)狀。雖然“少不入川”這一詞語,充滿了對川內(nèi)年輕人的擔憂,卻由此可以窺見,成都的休閑特征,古今一是。
成都是一座慢悠悠的城市,這種緩慢的節(jié)奏,常常被指責為是不求上進,然而于我來說,正合了我的節(jié)拍。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與是否上進無關(guān)。
成都人也追求事業(yè)追求金錢,卻不過份,懂得適可而止,不忘享受生活。我不知道那些陀螺般工作忙得廢寢忘食的人,他們究竟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嗎?而成都人,于慢慢悠悠之中,或開創(chuàng)著自己的事業(yè),或做好了本職的工作,同時也休閑了玩樂了,交友了聊天說地了,忙里偷閑了,也閑中有忙了,所謂工作休閑兩不誤,一種理想的生存狀態(tài)。
(待續(xù))
#postedby淡淡清輝@2007-09-1122:17分類:旅游行跡瀏覽:12評論(3)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淡淡清輝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