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幾場大雨后,天氣格外清冷.這股冷颼颼的風仿佛是與我一道打江南來,復隨我身前后.沁骨的勁兒不減一絲.我又不得不穿起那件咖啡色的中短風衣.衣袖長了些.只好上卷半圈.讀了青衣的博文.下意識地想著她在衣柜里翻騰搗鼓的模樣來.
4.8
在社區(qū)的廣場上看孩子們追趕嬉戲.他們吵,我看;他們笑,我樂;他們哭,我悶.一個小男孩走了過來,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手中的<<南方都市報>>,再看了看我.隨即跑去了他的伙伴群.我想和他說話,可興起這念頭時,已不見了他的蹤影.這天真的孩童,讓我浮躁不安的心有了片刻的沉靜.我喜愛孩子,更喜愛孩子的無邪.高樓外的嘈雜并沒有影響我短暫的投入,短暫的平息.
4.9
和一個阿姨學說白話,無奈我發(fā)音不準.把"我不知道"一句說成了"我母雞".并且是用純正的普通話發(fā)音.我有意或無意的嚴肅和笨拙把阿姨和旁邊的人逗得大笑不已.結果是半天徒勞.
4.11
讀趙麗宏散文。趙麗宏是我最早認識的散文家.也是我追讀并反復咀嚼其文妙處的人.由他的散文的誘導,我后來懵懂讀了泰戈爾的詩選.趙的散文,今天再讀仍親切如初.我仿佛又變回那個在山坳里邊看牛邊看書的小屁孩兒,沉侵在一個金色的夢幻中.
4.12
上個月認識的那對恩愛的韶關夫婦.傳出要離婚.我啞然.原來他們的恩愛只是風面上.其內(nèi)質是枯竭的。男人告訴我.都三個月沒有做愛了.我無語.也看到了女人在公眾場合不顧男人的顏面惡意謾罵男人的場景.同樣無語.是的,夫妻間不怕大災大難.怕的是沒有激情,看著別扭.抑或是都不愿看到對方的臉.我自然成了他們的聽眾.各自的煩惱都一股腦兒全倒給了我.期間,我除了給予些無關痛癢的安慰.便再無它途.當然,我依舊希望看到他們吵鬧后的甜蜜.結婚可草率,離婚不能魯莽.因為相識相戀,相守相伴是需要機緣的.
4.14
無端讀起了<<佛山文藝>>和<<萌芽>>等刊物的現(xiàn)代小說。倒還津津有味.這批八零后的作家們其實是有閃光點的.對生活的挖掘未必十分深刻,卻也切中了當下青年人的利弊的.請原諒我之前對這批作家的不屑.其實最該人不屑的是我自己。是我這副真假難辯,模糊不清的冷面孔.
4.17
臨張瑞圖的<<前后赤壁賦>>.張是我喜歡的書家之一.其用筆風格獨具一格,不欺世也不媚俗.張筆底下展現(xiàn)的線條內(nèi)質,暗合了我饑渴的審美需求.喜歡一個物什總有來由的,只是某些被藏在心底更深處而不愿說出.
4.18
我喜歡聽較柔和,婉約,凄清的曲調.它能讓我朝那故人往事的初始化想去.曲子完了,回憶便成了一個片斷.在心海作長久的停留.恍惚類似的情景就該配這相宜的曲調.情景的不完美可由曲調繼續(xù)作無序地延伸.直至另一個事件的開始.
4.20
與欣文開始郵件交流.擔心獨在廣州的她會有諸多不適.加之她那原本蠻橫驕矜的心理,恐難以在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中取得燥亂與反燥亂的平衡.我總勸導她多做自我調節(jié).也希望她多看看書多寫寫文章.收到她的來信多,回信也多.氣氛比較融洽.心情因此也好些.欣文很聰明,很文靜.可話語間卻常透出詼諧來,引人發(fā)笑.讓人刮目.這習性從認識她起延續(xù)至今.
4.25
準備第五期文學大家談.晚上看<<黑拳>>.
4.28
讀賈平凹散文。讀<<佛山文藝>>.晚上看<<七劍>>.又開始咳嗽和鼻塞.
5.1
人多,車擠,城囂.欣文來東莞看爸爸.很遺憾我沒能遇上她.可看到了許多不相識的漂亮女子.算是補償我這稍顯失落的心理吧!回來后購唐裝一件.晚上上網(wǎng),繼續(xù)咳嗽.
5.2
無法遏制地咳嗽.一早高燒不起.想起應允老六去參加向明的婚禮的.這顆難以喘息的心便越發(fā)平靜不下.想著失信與老六,加倍不安.就讓"人品不好,失信與人"成為老六和向明對我的論斷吧!我無心辯解,也無力辯解.在自己的日記里悄悄祝福向明婚姻幸福,美滿安康. 向明是我進論壇認識的第一個異性網(wǎng)友.盡管交情很淺.可印象頗深.向明是個有愛心且很熱情的資深會員.常在論壇看到她的身影.也因論壇結成了一段美好因緣.于她于論壇都是件喜事.再次祝賀! 聯(lián)系上了武岡作家張小牛.
5.4
很多年沒有"青年節(jié)"這個概念了。"青年節(jié)"已逐漸被人遺忘.遺忘在某個角落,退去了從前的色彩,變得暗淡無光.甚至是被"五一"肆意駕馭著,沒了聲響.懷念從前的激情"五四"!
5.6
做第五期"文學大家談".嘉賓:武岡籍小說家鐘連城.對外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