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 山 情 思
文/王忠義
我的家位于云山西麓。生在山腳,長在山腳,云山如父如母,偎著我,佑著我,看著我一天天長大成人。
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跟山打交道,常跟小伙伴們上山采蕨子、摘野生菌。那時候,野生菌滿山都是。野生菌好吃又營養(yǎng),是農(nóng)家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稍大些,就上山放牛、砍柴。放牛是個輕松活,將牛兒趕到山嶺上,草地、空坪便成了我們游戲、打鬧的好去處。春天,杜鵑、梽木花開,漫山遍嶺;夏日里,蕨子趕集似地從草叢里往外躥;到了秋天,熟透的野果像一個個小燈籠點綴著山山嶺嶺……山的多姿、山的絢爛、山的富饒,伴隨我們不知度過多少快樂的時光!說到砍柴,慚愧自己遠不及同伴。他們砍柴快,捆柴結實,用千擔挑起來穩(wěn)穩(wěn)當當。自己砍柴份量少些不說,捆柴不緊,回家的路上邊走邊出麻煩,同伴們早早到家了,自己一個人還在后頭慢騰騰地、小心翼翼地行走。
及至少年,我的足跡往山的高處延伸到一公里多的一個叫薛家坪的地方。這里有我們生產(chǎn)隊的二十多畝山田。夏初,我隨隊里勞力浩浩蕩蕩上山,將一丘丘彎彎的梯田繪成一坡坡青綠;金秋,我們再往山嶺進發(fā),轟隆作響的打谷機聲中,收獲金黃,收獲豐收的喜悅。薛家坪墾地、守夜,也是我少年人生的一抹記憶。林場成片成片地砍伐杉材,留下一片片光禿禿的山坡。我們在山坡上開墾,一鋤又一鋤,汗水不停地往地里掉,手掌磨起一個個血泡……地里種上苞谷后,到了苞谷成熟的季節(jié),隊里男人們(兩個一輪)輪流到苞谷地里守夜,防止野豬偷食。天空中星星閃爍,山嶺上輕風陣陣,四周圍朦朦朧朧,苞谷葉在輕風吹拂下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響。山嶺的夜,那么空曠,那么沉寂。為了驅(qū)除內(nèi)心的孤寂,為了盡職守責,我拿起梆子,一下一下使勁地敲?!鞍?!——”“梆!——”“梆梆!——”靜謐的夜空,回蕩起一聲聲清脆悅耳的聲音。生產(chǎn)勞動,鍛煉了我的筋骨,錘煉了我的意志,讓我體驗到艱辛,也讓我品嘗到歡愉。
后來,我參加工作,成為一名教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校講求請進來、走出去,師生們每年都要走出校園,走向田野,爬山越嶺,領略家鄉(xiāng)山河之美,以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懷。在鄧元泰中心小學教書的時候,我曾兩次帶領學生,步行近四公里到達云山腳下,再一步一步往云山山頂?shù)桥省?br/>
與孩子們登山是多么快樂的事!一個個嘰嘰喳喳,說說笑笑,像從籠子里飛出的鳥兒;說這說那,問東問西,時不時將你一軍,讓你無言以對,引起一陣哄笑。
其時,巍巍云山猶如閨中少女,不曾妝扮;亦如山中玉石,未加雕琢,她呈現(xiàn)給世人的是天然之美、質(zhì)樸之韻。
三里庵上,隔著山谷,向北遠眺仙人橋,遙望“放羊娃”,給學生講述自己從父輩們聽來的傳說中放羊娃的故事,惹起孩子們一陣陣好奇與唏噓。自三里庵起,向上延伸,我們腳踏的石板路,就是有名的“秦人古道”。只是那個時候,自己知道太少,根本就不曉得有“秦人古道”之說。
上了五里庵,路邊山谷里溪水淙淙,一個個小潭里,溪水清可見底,娃娃魚貼著沙石悠悠地爬行。喝一捧溪水,清涼中略帶些甘甜,使人頓覺神清氣爽。伴隨著歡快的溪水,走著走著,忽見丈多高的亂石崖上,掛著一塊頗有些氣勢的瀑布。有學生隨口吟誦起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來。一些勇敢的男生們,跳下路階,小心地踩著水中露出的石頭,行走到瀑布下,用手去捧接那濺碎的水花,讓水花澆淋自己的身子,又向路邊觀望的同學們擺出滑稽快樂的模樣。
秦人古道,曲折蜿蜒、平緩或陡峭。我們的隊伍如一條長蛇,忽隱忽現(xiàn),忽慢忽快,游移在青翠的山嶺上。不知不覺,我們到了七里庵。兩旁的樹木愈發(fā)茂密,空氣愈發(fā)清新,我們?nèi)缤凶咴谘醢勺呃?。望著一級一級的石階,師生們時不時發(fā)出嘖嘖贊嘆聲,驚異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無懼艱難、勇于開拓的精神。
過了陡峭的十八茅彎,秦人古道變得平坦起來。行不遠,眼前出現(xiàn)一片較大的平坦地,這就是云山堂。這個時候,幾建幾毀的勝力寺還沒有重建,沒有禪房,沒有回廊,沒有碑林,沒有詩墻,也沒有現(xiàn)如今旺盛的香火,只有西側那片肅穆的禪師塔林,似在向人們訴說,六九福地云山,往昔何等輝煌!
小憇一陣后,學生們興致高昂,又歡蹦亂跳地向云山最高處——紫霄峰進發(fā)。到達峰頂,??!藍天似乎低矮了不少,白云在我們頭頂飄浮,周圍大大小小的山峰盡收眼底,遠處的田野、村落變得棋盤似的細小,河流、公路簡直成了一條條絲線……
時光如梭,幾十年倏然而過。當年生于山腳長于山腳的那個風華少年,鬢角已然添了皺紋泛起霜花,而云山,仍然那么年輕,那么英武!如今的云山,早已不是舊時模樣。六九福地云山,湘西南佛教中心,國家級森林公園,昔日毀損的名勝不斷得到恢復、重建,新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斷得以挖掘、開發(fā)。云山與伴山景區(qū)融為一體,構成武岡云山風景名勝區(qū),成為湘西南一道閃亮的名片。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王忠義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