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炊煙(散文)《華夏散文》2019年12期


又見炊煙(散文)《華夏散文》
湖南武岡 林日新
今年國慶長假,我決定回鄉(xiāng)下老家一趟。
剛上車,鄧麗君的歌聲便響起在耳邊: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罩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里,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
在這甜甜的歌聲中,我的心一下飛回了故鄉(xiāng),仿佛看到了山村上空那裊裊升起的淡藍色的炊煙……
我喜歡老家的炊煙。在無風的時候,淡藍色的炊煙合著日升日落的節(jié)拍,騰升-消散,再騰升-再消散,定時地向鄉(xiāng)親們傳遞著家里的信息:清晨,一縷縷炊煙似一個個長長的感嘆號,告訴鄉(xiāng)親們新一天的開始了,生活充滿了希望;中午,當一個個感嘆號再次騰空時,似在呼喚田間農(nóng)作的人們,勞累了一晌午,該歇歇了,喝杯水,吸根煙;傍晚,當它們又一次出現(xiàn)時,便是提醒人們已經(jīng)到了“帶月荷鋤歸”的時候了。
我也喜歡微風中的炊煙。經(jīng)常站在山坡上看從我家屋頂升起的炊煙,起初是一縷細細的藍煙,羞答答像我那想找伙伴玩耍的小妹一樣,怯怯地溜出大門,呼上鄰家的小妹,然后臉貼臉,背依背,手牽手,在風中嬉鬧、輕舞,爾后蹦蹦跳跳地一同跑向遠方,加入全村的炊煙廣場舞中……當炊煙逐漸消散時,各家的飯菜就煮好了——可以回家吃飯了!這是一天中最讓孩子歡喜的時刻。
我不喜歡雨天。炊煙還未來得及騰空,便被雨點打得貼著青瓦漫延,有時甚至會被堵在屋里,嗆得人難受。我更不喜歡有刮狂風的日子,那炊煙在狂風中根本來不及冒頭便已被吹得無影無蹤。那情形就好像小孩子興高采烈地想與伙伴們盡情地玩一場游戲,剛拿出玩具立馬就被眼尖的家長粗暴地沒收,實是太無趣又無奈了。
那時放學后,娘不會催我寫作業(yè),她叫我去后山上那并不茂盛的樹林里撈落葉、折枯枝、撿松果。當我撈滿了一竹筐,累了,便躺在枯葉上,望著我家屋頂裊裊的炊煙——像條淡藍色的小蛇,在半空騰升、蜿蜒、飄舞,空氣里便散發(fā)著淡淡的燒焦的草木的氣息……我以為這是特純美的家的味道。因為,每次見到自家屋頂?shù)拇稛煟揖秃盟瓶吹搅四芨傻哪赣H在那低矮的瓦屋下熟練地煮飯炒菜的情形,炊煙中似乎也有了飯菜的芳香,隱約中還會聽到母親的呼喚。那種溫馨和幸福的感覺令人愉悅和陶醉。我竟隱隱地產(chǎn)生了這樣的念頭:一輩子不離開村子,每天就能看到炊煙了,還能吃到母親親手做香噴噴的飯菜,這該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扛了一輩子犁鏵的父親知道了,似乎生氣了,但他只是撫摸著我的頭,望著伸向村外的青石板路,緩緩地說道:傻孩子,一輩子待在這個山旮旯里,像你爺老子一樣,天天跟牛屁股,有啥出息?外面的世界大得很,你該去看看。男兒有志在四方,我的兒子可不能這般沒出息呀。
此時,我才知道不該迷戀這彌漫芳香的炊煙,而是應該多讀書,多學本領,努力走出山村……
如今,我在沒有炊煙升起的城市生活了三十年,似乎才明白了父親當年生氣的道理:我那生活在老家的父老鄉(xiāng)親們,一直遵守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亙古傳統(tǒng),從事永無休止的繁重農(nóng)活。可長年的辛苦勞作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多么富足的生活。為了改變這種的命運,老家的壯勞力紛紛離開山村,到城市去謀生。如今呆在山村的只有那些年邁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他們被稱為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
車子一路飛馳,那炊煙便一路在我心中輕輕飄蕩。然而,當我踏上老家的土地時,發(fā)現(xiàn)山村的炊煙竟稀疏了很多,心中便添了不少惆悵。
此時,鄧麗君的歌聲又在我耳邊響起:又見炊煙升起,勾起我回憶,愿你變作彩霞,飛到我夢里……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