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音堂是基督教傳教的活動場所。為歐式建筑?;浇淌菍Ψ钜d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tǒng)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fā)源于羅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qū))。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浇讨饕?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
清代中期,基督教傳入中國各地。清光緒三十年(1904),德國牧師范仁元在武岡城內(nèi)興建福音堂,地址在石牌坊原中醫(yī)院西側的一條小巷內(nèi)。教堂面積不大,是歐式建筑。范仁元在大革命時期破壞工農(nóng)運動,縣城工人憤怒反抗,包圍福音堂,高呼驅逐德國傳教士。民國19年(1930),牧師司德庇主持教務。抗日戰(zhàn)爭時期,來了一對荷蘭夫婦,接替了原來的傳教士,開始了在武岡的傳播基督教的活動。夫婦倆在福音堂生下女兒。因戰(zhàn)亂從東北飄流到武岡的李守義,曾是少帥張學良的警衛(wèi),也來到福音堂從事傳教。
新中國成立之后,福音堂停止教務活動,荷蘭傳教士夫婦帶著女兒離開武岡。傳教士李守義由縣人民政府安排工作,1955年任武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荷蘭傳教士的女兒來到武岡,尋找李守義。她在大街上行走,見一賣油炸豌豆的攤子,上前買油炸豌豆,竟能說一口地道的武岡話,小販驚訝,她燦然一笑說我是在武岡出生的,在武岡長大的。
石牌坊小巷處的福音堂,由于停止了傳教活動,人去樓空,逐漸荒廢。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條幽深狹窄的小巷及小巷北端的小木橋也隨著城市的變化而消失。

文/大海
圖/網(wǎng)絡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大海34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