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舊事
我的家鄉(xiāng)在城郊,遠近人稱肖家大院。中間筆直一條小巷,四尺來寬,全用大小均等的鵝卵石鋪就,將大院劃成兩半。左右各由兩個四合小院組成,前后相連。這種院落布局,農(nóng)村是比較少見的。我生于斯,長于斯,過去種種,仍歷歷在目。許多事情,現(xiàn)還回想起來,倍覺有趣。閑來無事,聊記幾樁。
毛 毛
毛毛那時還是個20多歲的小伙,右腳有點跛,樣子普通,面相出老,屬那種照面過后難以留下印象的人。父親被打成右派后,母親帶著他和弟弟二毛,下放來隊,借住在一肖姓人家。他父親是死了還是怎么,我小時不知道,后來沒有問,大人也沒有說,反正我從未見過。
毛毛母子三人極少與左鄰右舍打交道,一家子過得甚是凄惶。弟弟二毛是餓死的,死時還只十六、七歲,是當時我們生產(chǎn)隊唯一餓死的一個。不久,他母親也去世了,大概擔心小兒子在地下太過孤單。
生產(chǎn)隊新修了牛屋,關(guān)了10多頭牛。毛毛有殘疾,出不了集體工,耕牛就由他照護。于是,毛毛也搬進了牛屋。毛毛很專注,喂料、鋪草盡心盡力。每隔幾天,還會去田里、溪間捉些泥鰍,用小竹筒給耕牛喂下。毛毛一直未娶老婆,但過得并不寂寞,尤其是冬天。他很會講白話(故事),如封神、三國、水滸、西游,還有許多民間傳奇,講得繪聲繪色。每天傍晚,我和幾個孩子總是準時來到牛屋里的灶旁,占上好位置。幾個愛湊趣的大人也時常來?;椟S的煤油燈下,我們過了一個又一個冬天。我們一群孩子,在毛毛白話的熏陶下,漸漸長大。
三十多年過去了,每當回想起圍坐火旁聽毛毛講白話的情景,眼前似還晃動著寒夜中那煤油燈的昏黃亮光,感受到那爐火的絲絲溫暖。后來,毛毛的父親平了反,他也接班去了。
孟 生
孟生是隊上唯一劃為地主成分的人,我家所住的四合小院,原來都是他家的。他家以前很富有,到他父親手里時,已開始破敗。孟生腦子不靈光,為人懦弱,又有點好吃懶做,是眾人經(jīng)常開趣的對象。孟生又矮又胖,頭大腳小腰身粗,活像一面鼓,偏還打得一手好鼓。五、六十歲的半老頭,鼓槌在手,格外興奮,斜叼一支喇叭筒旱煙,細眼瞇成一條線,額頭放著光亮,大家因此又叫他“打鼓佬”。平時院子里哪家辦紅白喜事,只要聽到“咚咚咚”的鼓聲,就知道“打鼓佬”在湊熱鬧了。
一次,生產(chǎn)隊組織社員殺青(春天,把山上的茅草割回來,堆積作肥料),孟生向隊長請假,說是拉肚子。結(jié)果有社員報告,說孟生在隊里的麥田里扯豬草。這可是階級斗爭新動向——不參加集體勞動,還妄圖破壞集體莊稼。隊長帶著幾個民兵,一繩子把孟生捆翻在地,連夜召開批斗會。那時,大隊經(jīng)常召開群眾大會,孟生每次都被五花大綁,和其他“地富反壞右”一起站在臺前陪會。他們雙手被捆在背后,持槍民兵威風(fēng)凜凜站在身后,把繩子往上一提,孟生他們一排人的腦袋就老實實地齊齊哈了下去,叫做向貧下中農(nóng)低頭認罪。
孟生死得早,死前還沒有摘去地主帽子。
嘗 新
年紀稍大點的都知道,嘗新,是一種特殊的農(nóng)家習(xí)俗。早稻收割后,家家吃第一餐新米飯,就是嘗新。嘗新那天,總要買些平日難得吃上一餐的豬肉,有的還殺雞宰鵝。大人先把作好的菜肴端上桌,添好飯,把筷子架在飯碗上,倒上酒,先敬天地祖宗。我和姐弟們圍在一旁,聞著那誘人的肉香,早就滿嘴流口水了。等到大人們做完這一切,吩咐可以吃了,一窩蜂擠到桌前,狼吞虎咽。那時,孩子們過年過節(jié)外,最盼望的就數(shù)嘗新了。即使再困難的人家,這天都會買點豬肉之類的好菜。更何況剛剛度完荒月,吃的多是些紅薯或葫蘿卜飯,肚子癟癟的。這第一餐新米飯總要管飽,也就和過年過節(jié)的心情差不多。
記得應(yīng)該是79年,我在家經(jīng)歷了最后一次嘗新,就讀高中寄宿去了。慢慢的,嘗新的習(xí)俗逐漸淡漠,終成人們一份久遠的記憶。
萬 元 戶
80年代初,我們大隊的第一個萬元戶是隔壁小隊的養(yǎng)魚專業(yè)戶。我們小隊雖沒誰評上,但成生家是大家公認的“準萬元戶”。就因為他在全隊第一個買上電視機,第一個新修了六排兩層紅磚房。成生以前當過生產(chǎn)隊會計,腦子活泛,會殺豬,會泥水工,人又勤快,老婆兼做點小生意。
每到傍晚,他家門前是最熱鬧的。左右鄰居,不分男女,不論老少,凡有空閑,都湊了攏來。有的自帶凳子,有的端著茶水。成生早早把家里那臺韶峰黑白電視機搬到屋前,家中所有的椅子、凳子也搜羅出來,整整齊齊擺在電視機前。記得那時接連播放了《霍元甲》、《陳真》、《再向虎山行》等好幾部武打片,新奇又好看。一些大人開始還在家里做事,一聽到那用粵語唱的《萬里長城永不倒》的歌聲,都急急忙忙丟下手里的活計跑過來。
后來,院子里買電視機的人家漸漸多了,我家也買了臺孔雀牌黑白電視。先前那種看電影似的熱鬧場景,漸漸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去。
免責(zé)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哈哈一笑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zé)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