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视频在线看,日韩网战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综合激情熟女久久

  1. <td id="oj6dr"><strong id="oj6dr"></strong></td>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2. <ol id="oj6dr"></ol>

  3. <td id="oj6dr"><tbody id="oj6dr"><listing id="oj6dr"></listing></tbody></td>
  4. <pre id="oj6dr"></pre>
    首頁 武岡文學 風雨金蘭樓之序

    風雨金蘭樓之序

    椅嶺散人 2016-01-16 16:54 7
    墨客魂點評:根據(jù)本土歷史寫成的小說,還是值得一看的!更何況這是作者用心血寫成的,期待中!
    獨石,有著悠久的歷史,不知是何朝何代祖輩們來此開墾,誰也說不清楚。
     
    獨石包括獨石邱家,獨石肖家,獨石曾家,東面是椅子嶺,西面是人字嶺,北面是定義嶺。嶺與嶺之間形成三條沖,東面是曾家沖,南面是小江沖,西面是草茅沖,若非三條沖,獨石幾乎不透風。
     
    獨石四周環(huán)山,中間是一片開闊之地,就像大山深處的壩子。在這片開闊之地,聳立著三座石寨,清早起來,碧巖紫霧,景色非常美麗。說起獨石這個名字,方圓百里人人皆知,而且還會唱一首歌謠:獨石三座寨,蕎粑和芥菜;獨石三座嶺,蕎粑不粘鼎;獨石三條沖,蕎粑和野蔥。這首歌謠出自何朝何代?誰也無法考究。
     
    獨石的景點眾多,有觀音洞、神仙橋、猴子石、羚羊角、青蛇吐舌、一線天、通天巖等等,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獨石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獨石的古跡也有不少,有寨王廟、石屋廟,還有古道、古井、古樓,這古樓就是金蘭樓。
     
    寨王廟早已蕩然無存,石屋廟當年修電站也被破壞,金蘭樓經(jīng)歷風雨剝蝕,風貌猶存,可惜十多年前也化為烏有。說起金蘭樓是古跡,其實‘二兩棉花談不上’,只是該樓造型古樸罷了。
     
    金蘭樓門迎綠水,戶對三寨,背靠鄭公嶺,日出日落,都能給金蘭樓增添幾分神秘的色彩,使得金蘭樓成為獨石人們心目中一座不倒的豐碑。
     
    金蘭樓原名宏公第,是曾氏祖宗宏文公的祖屋,乾隆年間改為“曾氏祠堂”,同治年間改為“曾公殿”,民國十二年,土匪來襲,曾公元帥顯神通救了族人,改為“元帥殿”,是為了紀念曾公元帥。
     
    曾公元帥是何等人物,是人還是神?眾說紛紜,其中有大多數(shù)人是這么說的:元朝末年,我們的祖宗日雄公,生下一個兒子名叫曾是華,自幼聰明,修文修武,成為一位奇人。曾是華一日在夢中遇到仙人點撥,習得武藝,游歷九州,傳教授徒,門生遍及大江南北。有一年,他的學生張兆、海清豎起大旗,與朝廷作對,朝廷幾次派兵征討,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噬现缓觅N皇榜尋找賢能之士。曾公元帥揭了皇榜,掛帥親征,一紙書函平定叛亂?;噬淆堫伌髳?,封曾是華為都元帥率兵征討浙江的方國珍部。曾公元帥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看到江浙一帶老百姓受戰(zhàn)爭之苦,生活艱難,上書朝廷,懇求“三年不征”。曾公元帥后來做了廣東宣慰府督撫,勤政愛民,老百姓感恩戴德,立了他的長生牌位。曾公元帥去世之后,聽說靈魂升天了,成了仙,他時常顯圣,庇佑后裔子孫。
     
     
    元帥殿改為金蘭樓,那是民國二十三年,為什么叫做“金蘭樓”,說起來其中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那是民國二十三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夜晚,元帥殿的香?。▽iT負責早晚上香之人)曾慶喜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天上的金童玉女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被二郎神抓住稟報了玉帝,玉帝大怒,將金童玉女貶為凡人,打入下界。這個夢到了第二天,果然應驗了,一個中年男子帶著一對童男童女來到獨石。曾慶喜看了這兩個小娃娃,和夢中的金童玉女長得幾分相似,問了問姓名,男孩名叫“金蘭”,女孩名叫“玉女”。
     
    “真是奇怪了,難道這是老天爺?shù)陌才牛?rdquo;曾慶喜把這件事和夢聯(lián)系起來,說給族人們聽,族人們一致認為是天意,于是詢問了中年漢子一些問題,更加相信了。就在這一年元帥生日那一天,元帥殿改為“金蘭樓”。當然,人們重新選址修了元帥殿。
     
    金蘭樓是金蘭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其中充滿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金蘭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許多痛苦。金蘭就像獨石這片土地上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一棵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的小樹苗,大自然的摧殘他熬過來了,人工的折磨他泰然處之,就像快樂的小鳥,不知道什么叫愁。
     
     
    小時候,我們在金蘭樓讀書,時常拿金蘭尋開心,并且編了一首歌謠:金蘭金蘭,偷偷下凡,想著玉女,夜里哭喊,玉女升天,金蘭瞎眼……
     
    金蘭聽到這歌謠,追著我們罵:“欠家教少誥命”。金蘭是個瞎子,他是被人打黑眼睛的,怎么會追得上我們?如今想起來,太不應該了。
     
    金蘭的晚年苦盡甘來,原以為早已離開人世的父親曾廣仁,突然從海外歸來,父子團圓,哭訴衷腸,追憶逝去的歲月、逝去的人,感慨萬千。
     
    曾廣仁對當年義結(jié)金蘭的兄弟感恩戴德,捐款修葺金蘭樓,追憶金蘭、玉女的養(yǎng)父——何光寶。置香爐于正壇,雕何光寶
     
    塑像于正殿,手拿金蘭簿。從那以后,金蘭樓成為那些情同手足的異姓兄弟焚香結(jié)拜的場所,也成了獨石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只可惜,時至今日,金蘭樓已經(jīng)被人買下修了樓房。
     
    金蘭樓毀滅了十多年,至今人們還在懷念,同時也在后悔沒有好好保護;金蘭樓的風貌,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長河里。
     
     
     
    《風雨金蘭樓》是我花了十年時間寫的第一篇長篇小說(1983——1992),寫下了獨石的百年歷史,一路寫來,我流下了不少眼淚,在為主人公金蘭的辛酸流淚嗟嘆。所以故事的結(jié)尾我刻意安排了一個父子重逢的感人情節(jié)。其實金蘭在八十年代末的一個夜晚,悄無聲息的去了,他沒有妻兒子女,也沒有父母兄弟。
     
    閱讀 1.2萬
    分享到:
    評論列表

    大執(zhí)無覺

    獨石還有這么多的故事,真是想不到,算是自己孤陋寡聞了。獨石有哪么多的石頭,怎就叫獨石呢?為何不叫多石?難道是唯獨有石?

    589年前

    劉曉曉

    村長業(yè)余時間舞文弄墨,是文化人,當年為什么不去中學當當民辦先生呢?你們獨夏有好幾個老師當年是龍從中學的民辦老師,現(xiàn)在都退休了,都是我的老師呢。

    439年前

    墨客魂

    我也一直關注著,只沒有跟帖而已。

    689年前

    劉曉曉

    村長的大作,我都一一拜讀。

    729年前

    椅嶺散人

    這篇小說寫在八十年代,反映了獨石百年歷史,原稿已經(jīng)破爛不堪了,如今重新整理。我奉獻給人網(wǎng)朋友,不足之處,請多多賜教。

    629年前

    椅嶺散人

    金蘭樓毀滅了十多年,至今人們還在懷念,同時也在后悔沒有好好保護;金蘭樓的風貌,只能留在我們的記憶長河里。

    579年前

    椅嶺散人

    風雨金蘭樓》是我花了十年時間寫的第一篇長篇小說(1983——1992),寫下了獨石的百年歷史,一路寫來,我流下了不少眼淚,在為主人公金蘭的辛酸流淚嗟嘆。所以故事的結(jié)尾我刻意安排了一個父子重逢的感人情節(jié)。其實金蘭在八十年代末的一個夜晚,悄無聲息的去了,他沒有妻兒子女,也沒有父母兄弟。

    789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