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龍與劉氏宗祠
作者:劉愛國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無數(shù)的志士仁人為了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們在黑暗中艱難地探索。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而最早將馬列主義傳入中國的是我黨早期的共產黨人李大釗。李大釗和陳獨秀利用《新青年》宣傳馬列主義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此時的劉云龍在劉家祠堂讀小學。1921年,劉云龍小學畢業(yè)后考入寶慶(即邵陽市)聯(lián)合中學(簡稱聯(lián)中)學習。此時新思想,新文化已開始在寶慶傳播。在聯(lián)中學習期間劉云龍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對當時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深感不滿,立志要改變這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

1924年夏,愛蓮女校,寶慶縣中,寶慶聯(lián)中等校學生在勸學所所長(相當于教育局長)賀民范和向喧等人的指導下,組織起學生聯(lián)合會,劉云龍被推選為學聯(lián)負責人之一。同年秋天,劉云龍參加了賀民范、向喧等人創(chuàng)辦的“寶慶三民主義研究會”。與其他會員一道一面研究孫中山的學說,一面學習馬列主義。

1925年,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劉云龍負責籌備在聯(lián)中召開各學校代表參加的孫中山先生追悼大會,并在會上宣傳了孫中山的“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民主義。同年,上?!拔遑?quot;慘案發(fā)生后,在共產黨員羅卓云,彭中澤,向暄等人的發(fā)幼下,寶慶成立了“五卅”慘案后援會(后改為雪恥會),寶慶組織各界進步人士游行示威。此時的劉云龍經常出入愛蓮、縣中、聯(lián)中等學校進行聯(lián)絡發(fā)動,還經常走上街頭發(fā)表演說,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取消不平等條約。
劉云龍在黨的進步思想引導下,逐步成長為一名革命積極分子并光榮加入黨組織。
劉云龍等人的革命活動激怒了反動校長李成。李成無奈之下,只得將劉云龍所在的班級解散。劉云龍只好轉到縣中讀書。1926年北京發(fā)生“三、一八”慘案,中共寶慶支部于4月12日組織大規(guī)模游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和市民的革命斗爭。劉云龍與縣中進步同學積極加入游行示威行列,當游行隊伍在大街上行進時,校長勾結反動當局指使部分不明真相的學生沖擊游行隊伍,打傷多名學生。事后,學校將參加游行的學生劉云龍等人開除。為支持受害學生,打擊反動勢力,中共寶慶支部發(fā)動進步學生罷課請愿活動,終于把反動校長劉長城趕出了縣中。同年6月,劉云龍受武岡思思學校校長、共產黨員歐陽東的邀請,離開寶慶回武岡思思學校任教。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部隊進抵武岡,國共合作的國民黨武岡縣黨部成立,劉云龍以個人身份參加了國民黨,被推選為縣黨部執(zhí)行委員。

此時從廣州農運講習所畢業(yè)的省農運持派員張五美和從第八軍政治講習班結業(yè)的共產黨員謝希韞到武岡開展工作,發(fā)展了一批共產黨員,建立了中共武岡縣特別支部,并成立了武岡縣總工會,劉云龍被推選為工會副委員長。幫助工人出身的工會委員長朱國斌開展工運工作。后來,劉云龍又擔任了中共武岡特別支部的宣傳委員。與工會其他執(zhí)委一起經常深入到工人群眾當中,進行宣傳發(fā)動。經過幾個月的宣傳發(fā)動,全縣先后成立各行業(yè)工會組織30多個,參加工會的工人達4000余人。在劉云龍等人的領導下,武岡的工農運動有力地配合全國的革命形勢發(fā)展,成為湘西南地區(qū)的星星之火。

1927年,為了支持蔣介石的北伐戰(zhàn)爭,劉云龍協(xié)助國民革命軍駐軍武岡的營長從武岡調出軍糧30擔支援北伐戰(zhàn)爭。針對敵反動勢力阻撓北伐,破壞工人運動的反動分子唐楚皋,黃立中等人,舉行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要求嚴加懲辦,嚇得黃立中逃亡縣外。
1927年,劉云龍響應毛主席的號召,重新恢復黨組織活動。此時毛主席在長沙開辦農工講習所,經組織批準,劉云龍赴省城進入農工講習所學習。長沙“馬日事變”后,劉云龍在同鄉(xiāng)張楚材的幫助下,化裝赴武漢尋找黨組織,并在武漢與黨組織接上了關系。并留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這時,毛澤東同志也從湖南來到中央農講所。毛澤東同志認真分析了當前的形勢,號召外地來武漢的一部分同志,返回各自原來所在地繼續(xù)堅持斗爭。劉云龍積極響應毛主席的號召,與夏克紹一起返回武岡。臨行前,毛主席給劉云龍和夏克紹交待說:你們回去后,如果有什么困難,可找我黨的有關同志幫助。

劉云龍和夏克紹先到長沙,找到中共湖南省委的楊開明,經他介紹找到黨在寶慶地區(qū)的負責人彭覺如。彭覺如要劉云龍他們立即返回武岡恢復黨組織,開展兵運工作,建立工農武裝。
劉云龍回到武岡時,發(fā)現(xiàn)當?shù)氐狞h組織遭到嚴重破壞。一批革命骨干慘遭敵人殺害,李秋濤,歐陽東,鄧成云等黨組織負責人已被迫轉移外地。在白色恐怖之下,劉云龍與夏克紹秘密開展活動,先后聯(lián)絡了10多個黨團員,其中有從外地回來的武岡籍共產黨員袁也烈,董用威等人重新恢復了黨組織。隨即在馬坪的福培寺里召開了第一次黨員大會。劉云龍,袁也烈,王奎田,劉卓,董用威,董剛,羅崇倫等人參加。會議聽取傅樹勛傳達了中共“八七”會議精神和特委指示,討論今后的工作方針,明確了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恢復黨組織,開展兵運工作,組織工農武裝。會議決定恢復中共武岡特別支部,選舉劉云龍為特支書記,王奎田,袁也烈,羅崇倫等為委員。會后,劉云龍帶領特支成員,先后在城區(qū),五里牌,黃橋鋪,洞口,蔡家塘,江口等地恢復了黨組織,建立了游擊武裝隊伍,先后在高沙、猴家灣等地襲擊反動武裝,懲辦了幾個罪大惡極的地主土豪。
1927年冬,湖南省委和湘西南特委決定成立中共武岡特別區(qū)委,任命鄧成云為書記。他到武岡后,在劉云龍的幫助下,多次在馬坪的劉家祠堂,福培寺等地秘密開會,選舉劉云龍為中共武岡特區(qū)委員,擔任工運書記。劉云龍此時利用父子親情,對擔任國民黨團防局長的父親劉錫廷進行說服,要父親為革命活動多提供一些方便。其父親在劉云龍革命思想的影響下,思想也傾向于同情革命。
1928年,中共武岡特區(qū)委在團防局局長的家里秘密召開全縣黨支部書記會議,會議傳達上級要求繼續(xù)加緊準備武裝暴動的指示。決定利用新軍閥混亂(蔣桂聯(lián)合西征討伐唐生智)的時機,以新寧、城步為重點開展武裝暴邊的有關措施,制定了武裝暴動的計劃。會后,劉云龍去黃茅山對一支隱蔽在山里的工人糾察隊和后來上山的一批農民自衛(wèi)軍進行訓練,并將這兩支隊伍組建成武岡工農自衛(wèi)軍,為武裝暴動奠定了組織和力量基礎。

當劉云龍率部向縣城進軍途中,不料遭敵軍埋伏,劉云龍帶頭頑強拼殺,才得以脫險。此次暴動失敗,隨后,敵人加緊“清鄉(xiāng)”活動,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
敵人的瘋狂并沒有嚇倒共產黨員劉云龍。此后不久,劉云龍又秘密聯(lián)絡各地的共產黨員袁也烈,王圭田,董用威,董剛等在劉家祠堂開會,商討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1928年5月,劉云龍得知新寧農協(xié)自衛(wèi)隊擁有一支300多人的隊伍和槍支,仍隱蔽在深山里,劉云龍得知消息后,決定派人去新寧。于是劉云龍秘密聯(lián)絡了附近的幾位支委在劉家祠堂召開會議,據(jù)當時的張楚才(馬坪人)回憶,最終商定由劉云龍帶隊,董剛、董用威兄弟,還有袁也烈一同前往新寧。他們的會合地點是在米山鋪,并商定如果中午12點未到達米山鋪會合,說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此次行動取消。

第二天中午,袁也烈如約來到來山鋪,但久等不見所綜,知道情況變化,不再去新寧,不久聽到劉云龍等同志在鄧家鋪被害的噩耗傳來,袁也烈萬分悲痛,不久,前往長沙參加革命。全國解放后,作為海軍司令員的袁也烈特致電武岡縣委,要求地方政府追任劉云龍等同志為革命烈士。
話說劉云龍等人在趕往新寧的途中,不幸被叛徒告密,當三人行至鄧家鋪時,國民黨團防局長肖甫漢指使反動武裝將劉云龍等三人逮捕。
敵人得知劉云龍等人的身份,將劉云龍等三人帶到鄧家鋪的甘露寺內審訊。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劉云龍等人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忠誠,寧死不屈,始終沒透露出我黨的半點機密。敵人在酷刑用盡一無所獲的情況下,只得將遍體鱗傷,手足全被折斷的劉云龍,董用威,董剛等三人,用簸箕抬至鄧家鋪龍江河的沙灘上槍殺,并殘忍地割下了三位烈士的頭顱,懸掛于武岡東門城樓上“示眾”。以此來鎮(zhèn)壓中國革命的火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經過二十多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無數(shù)革命的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們前頭英雄地犧牲了?!眲⒃讫堈沁@無數(shù)先輩中的一個,他的事跡,他的斗爭精神仍激勵著我們,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而劉云龍與劉氏宗祠的淵源也激勵著劉氏宗親的后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