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翻譯成中文: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這是英國大文豪在《哈姆雷特》里的靈魂之問。
結(jié)合當下的環(huán)境,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乏研究生,為生活所迫,去送外賣,打螺絲,到底要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茍活派認為先活下來再說,活著就有希望,這個當然占大多數(shù),自古艱難唯一死,好死不如賴活著。所以,研究生當然可以去送外賣,去打螺絲,去工地搬磚,去接受996,如此等等。哪怕尊嚴被踩到塵土里,先活著再說。無論怎么惡心,這種觀點一定是對的。
尊嚴派認為,我投入巨大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付出都是笑話,我怎么能接受和我的付出絲毫不成比例的垃圾工作?當然,茍活派這時會站出來嘲笑尊嚴派要么懶惰,要么眼高手低等,其實這些嘲笑是毫無道理的。
什么叫做十年寒窗,三更燈火,這樣熬過來的人怎么會是懶人呢?至于眼高手低,只是人家不屑于做那些低級的工作,難道打螺絲,送外賣還要多高的門檻?
當然尊嚴派最受詬病的是脫不下孔乙己的長衫,這正是讀書人最后的尊嚴,如果不讀那么多書,也就無所謂了,正是讀了太多書,知道得太多,才不愿意放下這最后的尊嚴,這難道錯了嗎?所以說,尊嚴派的堅持當然也是對的。
那么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一個女大學(xué)生因為要維護最后的體面,選擇了一條決絕的路,像這樣的事情,其他人實在是沒有理由去嘲笑。如果她用自己的死換來一絲陽光,這一絲陽光也會照到茍活者的身上。
如果再進一步思考,革命先烈哪個不是選擇了尊嚴。如果有人愿意去做先烈,我等做不到,也不要去責難吧。我不禁想起偉人的一首詩來: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云中乘風(fēng)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