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路山是馬坪金龍村一個偏僻、幽靜的小山村,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地方。
羊路山三面環(huán)山,只有村口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向遠方,那是村里唯一與外界聯(lián)系的通道。
羊路山的后面就是嶺上,村后有一條“之”字形的石板路通往天鵝山。
羊路山,自然條件差。山多地少,還有好些土地還在嶺上,生活極其艱難??墒牵缺氵@般難,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生活,沒有一句怨言。也許是一句土話說得好:井里哈蟆井里好,塘里哈蟆塘里好。
在靠近田壟的山腳下,有一口年代久遠的水井。它是羊路山人祖輩的生命之源,它用乳汁哺育一代代山里人。
每天早晨,山里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曙光一線,一家接著一家,勾吱水桶碰撞聲響起來,奏響了山村的晨曲。
偶爾也有兩、三個村姑,拿著腳盆、水桶來到井邊洗衣、洗菜。村姑們便沐著朝霞光聚在井邊的水泥臺上,赤裸著粉嫩的胳膊,用力地搓洗著衣服,或是細心地剝落壞的菜葉子,數(shù)落著男人的狂放與溫柔,絮叨著那個永遠也扯不完的話題,輕快的浣衣、洗菜聲常被揉成愉快的笑聲在井邊輕輕流淌。剛過門的小王家媳婦,衣著時髦,緊身低腰的牛仔褲,把一條淺淺的屁溝露在外面。惹得前來擔水的男人們,悄悄觀看,時時傳出陣陣歡笑。
羊路山人放牛、放羊的好去處,那就是后山那一望無邊的嶺上。那嶺上是石頭多,草也多,是個放牛、放羊地好地方。放學后,男孩、女孩,還有一些老人相諧放牛、羊去嶺上。那一排排的牛、羊走在去嶺上的那條“之”字石板路上,不時有人吆喝著他們家的?;蜓?。那景觀有一點詩意!
更有甚的,放牛外帶扯豬草的也不少。牛放在嶺上那塊山坡上,自己背卻溜進了油菜地里扯豬草去了,天色眼看不早了,這豬草也差不多了。又和大伙吆喝著牛回家。
有少不更事的小兒,把自家小牛給弄不見了。太陽下山了,還在急急地尋找那該死的小牛。再尋不著,回家也該挨罵了。
羊路山人干活更有意思。那里山多地少,水田和旱地都很小塊,且都周圍都有一些石頭疙瘩。山里人梨田不能用大水牛,大水牛轉不過身來,會誤了農(nóng)活。所以,我們那里家家戶戶都只有黃牛。山里人用的鋤頭把都很短,這樣干活時才不致于碰到石頭疙瘩,有便于使勁干活。
既便這樣,羊路山人用自己和血汗和智慧譜寫著山里人的生活。雙搶時,谷子堆滿曬谷場;大豆堆滿了鄉(xiāng)下人的堂屋;秋收時,玉米、紅茹堆積如山。
近兩年,院子里是喜事一樁接一樁。自來水通到各家各戶了,清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再是去水井擔水了。在冬天,那水井冒著熱氣,告訴著山里人可被忘了這口千年古井。
盤山的水泥公路去年也在政府的資助下,通到了村頭。那一條唯一通往外界的羊腸小道也就成為了村民外出干活時不常走的路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云淡天高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