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新近出了一期???,一個據(jù)說從沒教過語文的體育老師看完后就發(fā)表感慨:
這組文章寫是寫得好,卻不能給人一點點的驚喜。
體育老師所說的驚喜,大概就是我們在讀到一篇好文章時所出現(xiàn)的那種眼前一亮或者心頭一顫的感覺。但體育老師說:這組文章里面沒有這些東西,許多文章一看到開頭就能知道中間,知道結尾。他的意思就是以一個普通讀者——或者說一個旁觀者而不是語文教師——的眼光說,這些文章都全體進入了一個格式。比如說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個很刻意、多余的開頭,又都有一個毫無必要的結尾。假如是寫一次活動,結尾就一定會寫從中懂得一個道理。如果是寫小貓小狗,結尾就一定要寫一句我愛我家的小貓小狗。如果是寫景,一般來說就是依次寫完春、夏、秋、冬。
關于這個春夏秋冬,有一次我在一位編輯老師的作文征稿要求里讀到過幾條“禁忌”,其中一條大概是說,寫景的文章切忌寫成“春夏秋冬”的形式。讀完后我就啞然失笑。因為第一,我不知道這位工作單調、辛苦的學生作文編輯,這一輩子已經(jīng)讀過以及還要繼續(xù)讀到多少有關春夏秋冬的文章。第二,有關春夏秋冬的這套把戲,一直就是被當作一種作文技巧與秘訣,被一些作文教師引以為自豪的——沒有他,學生就寫不好作文的那種自豪。
關于學生寫作文需不需要一個作文老師,到目前為止,我一直堅持勉勵我的學生們:在保持真誠與靈性的前提下,只能拜以下三位為師:以自然為師,以生活為師,以書本為師。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就絕對不能拜作文教師為師。因為自然、生活、書本這些東西,還能與真誠、靈性這些東西相得益彰;而作文教學,很可能讓你的作文寫得越來越蠢。
我在一篇學生作文中,先后讀到有這樣的句子:
蝴蝶在為他們跳舞……時間就像激光一樣飛快地閃過去了。
我跟全班同學說,后面那句可以算是妙句,而前面那句是老師——也有家長吧——教的大套話?!珖鞯?、各個年級的語文教師,大多有在讓學生說或者曾經(jīng)讓學生說過“蝴蝶在跳舞”、“月亮像把鐮刀”之類句子的嫌疑,包括我在內。
什么東西從學生自己的口里出來,都可能是有靈性的。一從作文教師口里出來,都可能是很無聊的,有時也可能是很肉麻的。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說到過一個例子——就是那個關于太陽公公、月亮婆婆的例子:許多小學作文教師都以為,像“太陽公公”、“月亮婆婆”這樣的語言就是兒童的語言;實際的情況是,所有的兒童都不會使用這種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語言。天底下最先發(fā)明并永遠喜歡使用這種語言的,只能是一些小學作文教師——還有一些自以為比老師們更好的媽媽們。
所以我必須告誡我的學生們,不要在作文簿里寫下任何一個作文老師教你寫的任何一個句子。一個句子如果是從作文老師口里出來的,那就說明,即使是好句子,也已經(jīng)被千百人寫過億萬次了。鑒于此,當然有理由、有必要不再去寫這樣的句子。如果作文總是去寫這樣的句子,如果作文不能寫自己的話,不能寫別人沒說過的話,不能寫智慧的話、充滿靈性的話,那么,作文根本就沒有多大必要去寫。
關于好作文要不要給人驚喜的問題,我想,作文教學當然不能以培養(yǎng)作家為目標,但并不是只有作家寫文章才需要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韓寒說一些不會作文的學生寫起情書來順溜著呢。但不良作文教學的討嫌就在于,它會讓人在情書中都會弄出一組如口號一樣的排比句。
關于那個“月亮像把鐮刀”,還會讓我產生兩點感慨:
第一,我可以想象,一個從來就沒有見過鐮刀的學生,卻在那里寫著“月亮像把鐮刀”這樣的句子,他的內心有多么冷漠,感覺有多么沒勁。
第二,全國有那么多小學生,其中肯定包括很多潛在的文學天才、語言天才、思想天才、藝術天才,都齊刷刷地在那里寫著“月亮像把鐮刀”的句子,此種場面,想起來我就想笑。
現(xiàn)在我們不說文學天才。我們說一般學生。一般學生除了那句“月亮像把鐮刀”,還能不能寫出如前所述給人驚喜的句子呢?當然是可以的。我在《作文模型》中列舉過學生作文中的一些好句子,其中有一句:
太陽像山里孩子要趕著去幾十里的學校讀書一樣,早早地從東邊的山尖上升了起來。
這讓我很感動。因為一個小學生寫太陽,終于逃離了那句“太陽像個大火球”。假如讓那個體育老師讀到,他很有可能會說,這個句子能給人驚喜。但不良作文教學的最壞結果很可能在于,它讓人一輩子都寫不出這樣給人驚喜的句子,而永遠只能寫出像“太陽像個火球”;“妹妹的臉像個蘋果”這樣我們認為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的句子。
接下來需要說說作文教學法與作文教學流派的問題,盡管我老大不愿意費精力去說這樣的問題。
關于這些東西,除了標榜的方法不同,流派不同,骨子里的東西都無不相同。譬如說:
都以為學生是不會作文的,假如沒有一個老師來教的話;
都以為學生寫的東西沒有作文老師寫的好;
都以為學生寫的東西沒有作文老師教的好;
都會拿自己的好作文標準去衡量學生的作文好不好;
都不會拿學生的作文來衡量自己的好作文標準到底好不好;
都相信作文可以教;
都不相信從較低層面看,作文作為一種最普通的能力,不需要教,而從較高層面上看,作文教不來,作文需要經(jīng)歷、情感、閱讀積累特別是悟性、靈性;
都知道靈性不應該被過多的約束;
都不知道靈性根本就不應該受到約束。
……
葉開先生說,市面上上百種作文書都是垃圾。
那么我可不可以說,目前上百種作文教學法都是垃圾呢?就我所看到的一些情況來看,我想大概是可以的。
同時關于本篇的題目《不良作文教學讓學生作文越寫越糟》,還可以做一個補注。一個曾經(jīng)在《小學生導刊》上發(fā)表過作文,寫的每一篇作文總是給我驚喜的學生,進入六年級后,我完全以為她會憑借自己的力量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來,結果前些日子偶爾在一個場合讀到她寫的一篇“優(yōu)秀作文”,才知道事情的發(fā)展完全不是這樣。因為在那篇寫她的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里,不僅從題目到內容都落入俗套全無看頭,而且文章結尾竟然出現(xiàn)了這樣令人心酸的句子:
她的好學精神值得我學習。
我只能勉強自己堅信:這樣的句子,根本不是她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