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留一道縫隙
為他人留一道縫隙,也就是為自己留一道縫隙。
——題記
在裝修房子時,高明的裝修師傅往往會在木地板間留下一絲縫隙,以利木板的伸縮。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人處事以及許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藝原理一樣,中國有句俗話:狗急了會跳墻。如果你把別人逼得太緊,別人即使元氣大傷也會和你爭魚死網(wǎng)破。
東漢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大敗袁紹。袁紹回冀州后,嘔血而亡,留下兒子袁尚、袁譚等。此時,曹操卻沒有趁機攻打袁氏余孽。曹操并不是那種婦人之仁的人,但他卻沒有乘人之急。這在當時的確是令很多人不解的。但后來,袁氏一族的人頭卻自動送往了曹營。其實,袁尚等人走投無路之下,投奔了公孫康,然而,他們幾人并沒安好心,心想著能奪公孫康之位而重整旗鼓,而公孫康也一直提防著袁尚等人,只等曹兵一退,馬上就干掉他們。曹操正是看準了這一點。他知道,袁紹雖死,袁氏一族的勢力還是很很大的,急切去攻打他們,他們臨死之前的反擊力量絕對不小,于是他給袁尚等人留了一絲縫隙,就等于給自己成功占領冀州打開了一條通道。假如曹操當時急切攻打袁氏兄弟,不但袁氏兄弟會反擊,在一旁虎視眈眈的劉表劉備張魯孫權等也可能會插上一手,趁火打劫。曹操要以自己驕傲而又疲憊的士兵去迎戰(zhàn)群雄,勝算不大。此時不進兵,不僅能使袁尚公孫康等人窩里斗,還能休養(yǎng)生息。因此,給他人留一道縫隙,就是為自己的成功開辟了一條道路。
無獨有偶,諸葛亮之所以在華容道安排關羽攔截曹操,也是因為如果此時曹操死了,得勝的孫權就會馬上把矛頭指向劉備,掃除劉備這個心腹大患。因此,為他人留一道縫隙,就是為自己留一條后路。而相反,關羽在孫權提親之時,說出了“吾虎女焉能嫁汝犬子”這樣的話,一絲縫隙也不留給孫權,此時,關羽已經(jīng)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他后來的失荊州,走麥城也就成為必然了。
其實,給別人留一條縫隙,就是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按:這是一篇高三學生課堂作文,抄上來讓大家看看,反正在這里發(fā)也不要交版面費。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學生習作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