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謬論緣起于老朽在人網(wǎng)偶爾瀏覽到傅勇先生精心制作的電子書。那玩意,一頁一頁跟翻書般,果然便捷。它的有聲有色,更讓我肅然起敬,帶著景仰之心,絕不敢怠慢的讀完了三部書,最后寫下如是慨嘆:
很欣賞傅勇先生制作出的電子書的神奇效果?!逗D?,我的祖宗?!?,看得還懂,且也不無親切感。其他兩本所寫何意?老朽不敢恭維。三位作者都有一長串閃光的業(yè)績和冠冕的身份介紹,這類文字很是讓老朽納悶:作文者的業(yè)績和身份能說明什么?管作品什么事?竊以為,作品就是作者的身份。屈原作品就是屈原的身份;李白作品就是李白的身份;杜甫、蘇軾、湯顯祖、曹雪芹、魯迅等無不是以著作等身。離開他們的著作,一切都是虛無,毫無生命感覺。作者的身份在他的作品中。尊貴、卑賤、低下、顯赫,看了他們的作品,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然于心。脫離作品的任何介紹純屬多余。最多寫個籍貫、生卒年代了事。
老朽這一率性的評論,不想?yún)s贏得蘇醒小弟向4樓老哥敬個禮。禮畢,立正。
哈哈哈哈,小弟好幽默。老哥的口無遮攔竟然讓他敬禮,很是讓人樂不可支。于是,老朽繼續(xù)翻看人網(wǎng)的他人舊作,于不經(jīng)意間讀到姜遠林先生的《100大洋的一首小詩》。閱讀中得知,此為應地方政府為拓寬當?shù)刂龋脷v史名妓陳圓圓為托,借文化人紙筆搞的什么有獎作文。
姜先生的八節(jié)長短句《美人怨。陳圓圓》,寫盡匹夫吳三桂一怒為紅顏的驍勇與悲烈......此詞得了個優(yōu)秀獎;獎金100元。
從所附圖表看,一、二、三等獎的獎金分別為:1000、800、500元不等。再看一二三等獎得主的身份介紹,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無需看作品內(nèi)容,一二三等獎,非這等大員莫屬。從這里,我仿然大悟,這等閃光的業(yè)績和奪目的身份介紹是非有不可的,他們的的身份比文章本身的含金量更高。在市場經(jīng)濟面前,泥水匠的磚刀是不可跟他們同日而語的。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名人效應是經(jīng)濟的促燃劑。在當今社會,文化文化,純粹的文化人,說穿了,就是一寫文章的叫化子。你個局外人去趟這類活動的渾水,就好比人家辦紅、白喜事或清明、鬼節(jié)之類祭掃活動,你湊過去,一通蓮花落地唱得不亦樂乎,主人能給你100大洋算是青睞你了,你的真正身份是切不可曝光的,誰信一個摸磚刀的泥水匠能寫詩詞了?人家一二三等獎作者那等業(yè)績和身份才值得渲染呢!
從此,我對文章以外的身份介紹不敢不刮目相看了。 從此,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的現(xiàn)代化,無需高山仰止的文章;更無需里程碑式的文人。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楚南老蟲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