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江畔的宗祠文化
文:廖金求
巍巍白馬山下,綿綿西洋江畔。眾多的宗祠先后矗立在這片湘中偏西的江南山水之間。
白馬山是這塊土地的守護神,它高大,挺拔的身軀如同男人般立在天地之間。而山腳下的西洋江,如同母親,用水的柔情哺育著沿岸的父老鄉(xiāng)親,她更是一條奔流不息、過湖入海,保佑我們豐衣足食的生命河。
位于雪峰山東麓,歷史上曾是“西控云貴,東制長衡”的軍事要地,在與“蠻”的拉鋸之中,始終處于漢苗瑤對抗的前線。西洋流域,也深受影響……戰(zhàn)亂與動蕩,促進了這一帶宗族文化的形成。同心協(xié)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在滄海桑田的歷史中,為了保護家族,免受外族欺凌,宗祠便迎應(yīng)而生。
在西洋江流域,祠堂眾多,我就其中幾座做簡單介紹,歡迎各姓宗親補充:
1.大水田廖氏
祖籍江西的廖德貞公是洪武二年(1369年)從舊屬武岡州湛田遷到大水田的,大水田共建宗祠四座。乾隆二年(1737年)廖氏遍覽山水,籌集資金,創(chuàng)修了世綵堂。嗣后又相繼修分祠:龍源彥上公祠(清穆堂),沅江振全公祠,大水田竹雞沖鳳梧公祠。(三祠解放后相繼毀滅)。
2.西洋江寧氏
六百多年前,寧氏先祖添富公因避軍差,從邵東的茶子山遷涉到西洋江的皎碧山,歷經(jīng)近三十世,至今總?cè)丝诔拇ㄗ谟H以外已達二萬余人,其人員分布主要集中在隆回、洞口兩縣。寧氏先祖于公元1817年夏開始修建甯氏大宗堂,總共分三次完成。復(fù)修于2022年底,祠堂的主堂、禮堂、戲樓、坪地全部完工,并于年底舉行了進伙儀式。2023年夏,添富公后裔十一修譜工作完成,祠堂的對聯(lián)、捐款光榮榜上墻,神主牌位等相應(yīng)完成。

3.鳧塘黃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夏黃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
洞口縣鳧塘村(現(xiàn)鳧楊村)黃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是黃氏后人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場所,一百多年來,歷經(jīng)風(fēng)雨滄桑仍經(jīng)久未衰。復(fù)修工程已于國慶前完工。
4.湛田廖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廖氏宗祠地處湛田村石橋院子北側(cè),這里一水迴環(huán),群峰羅列,山水、村落、古建筑收眼足前,構(gòu)成一幅美妙無比的風(fēng)景畫。

該祠原為廖蘭公裔小型家廟,始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4),明崇禎九年(1636年)重建,清乾隆十年(1745)續(xù)修,道光十八年(1838)、民國六年(1917)先后補修完善。
5.蕭氏總祠
蕭氏始祖一菊公為避金亂攜九子一女(長子誠公、次子明公,三子政公、四子治公,五子漢公、六子室公、七子江公、八子山公、九子統(tǒng)公,一女晚十)從江西泰和徙家到武攸(今武岡)。旦落在今屬于隆回縣橫板橋鎮(zhèn)羅子塘的茅坪院子。嗣孫一百三十多萬之眾,遍及湘、云、貴、川等地。

原老祠堂在隆回十中,經(jīng)始于乾隆壬子(1792年)春,落成于嘉慶丙辰(1796年)秋。復(fù)修于2023年完工。
6.石燕戴氏
始祖彥章公,字成欽,系懷化溆浦繼翁公第四子,生于元朝期間,于元末明初間遷寶慶府武岡州龍管鄉(xiāng)羅紫團。生子六:信一、信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石燕戴氏老宗祠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由一代名醫(yī)戴大淪公主持修建,在能工巧匠們的精雕細琢之下,于1869年竣工。

新建的戴氏宗祠位于石燕村(原太陽村)楊林灣,距離石燕老院子約500米,2018年初開始籌劃,2020年4月開始動工,2021年9月竣工。
7.橫板橋廖氏
始祖廖顏慶祥公于洪武元年(1368年)落籍車田江,生十一子一女。
祠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民國初年維修,祠首為廖顏新堂。后毀于上世紀(jì),現(xiàn)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祠堂復(fù)修提上日程。
8.南岳廟周氏
始祖為天二公,乃由江西吉州府遷湖南上梅石腳(今湖南邵陽市隆回縣高坪鎮(zhèn))尚書公的第六世孫。
祠堂于2012年復(fù)修。今年恰逢天二公757年誕辰,周氏后裔們在祠堂舉行了盛典慶祝儀式。

9.金塘楊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洞口縣石江鎮(zhèn)金塘村。始建于清代宣統(tǒng)二年(1910年),竣工于民國4年(1915年)。磚木結(jié)構(gòu),高7.33米,占地872平方米。建筑布局合理,工藝奇特,柱壁雕刻栩栩如生,極富民族傳統(tǒng)特色。楊氏宗祠是洞口縣保存最完好的宗祠。
10.雙江鐘氏
西洋江入平溪江的雙江口,始祖鐘公培英,字成仲(又字益伯),號國倘,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縣人,居武岡州(今湖南邵陽),為元明兩朝元帥,明洪武8年封江蔭侯王。
位于石江鎮(zhèn)雙江村的江陰侯祠(鐘元帥廟)坐落于山水相連的龍聚山頭,緊瀕資水上游平溪江與西洋江匯合處,襟衣帶水,環(huán)境絕佳。
另外,西洋江流域的劉家祠堂(長塘)、陳氏宗祠、米氏宗祠、段氏宗祠等等,由于資料不詳,不敢下筆,望見諒。
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姻親往來,血脈相連。西洋江流域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在歲月的變遷中,早已親如一家,他們操著大同小異的洞口方言,或耕讀傳家,或青山一道,共享云雨。但西洋江、白馬山就是我們心之所系的精神廟堂,更是我們思逐風(fēng)云、寫意人生的護身符。

廖金求,橫板橋人,隆回縣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曽任十中白馬山文學(xué)社長。學(xué)生時代,曾有文章入選《十年改革-中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選》、《西洋江,那悠悠長長的母親河》榮獲2021年隆回縣網(wǎng)信辦自媒體優(yōu)勝作品,有文章入選《隆回風(fēng)情》和巜隆回民間故事》,其余文字散見自媒體公眾號